湖月忽来照,萧然水树明。
棹沿堤影直,星过浦光横。
家远秋多梦,年丰夜可行。
前程何处泊,鸡唱是盂城。

【注释】:

月夜自宝应泛舟至秦淮——夜晚从宝应出发,乘船到达秦淮。

湖月忽来照,萧然水树明——湖面月光突然照到,水面和树林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棹沿堤影直,星过浦光横——划桨时,船的倒影顺着堤岸延伸,星辉经过江面时,星光横穿过江面。

家远秋多梦,年丰夜可行——因为离家太远,秋天容易做恶梦;由于年成丰收,夜晚可以出行。

前程何处泊?鸡唱是盂城——前方哪里可以停靠?只有听到鸡叫声才知道到了盂城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写月夜泛舟秦淮河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湖月忽来照,萧然水树明”中,“湖月”即指月亮,这里特指秦淮河上的一轮明月。“忽来”“萧然”都表现了明月的突如其来和给人带来的清冷感。接着两句“棹沿堤影直,星过浦光横”,写诗人泛舟时的所见所闻。诗人泛舟而行,顺流而下,两岸的树木在月光照射下,清晰可见,仿佛一尊尊巨大的玉立在岸边。而当星斗经过江面时,星星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条横贯江面的长虹。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泛舟途中的美景,更通过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后四句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部分。“家远秋多梦,年丰夜可行”中,“家远”是指诗人与家乡的距离遥远,无法回到家乡;而“秋多梦”则表明由于思乡心切,每到秋天便做噩梦。“年丰夜可行”一句,则表明因年成丰收,所以可以外出游玩,不必再为生活担忧。这四句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况,还透露出他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最后一句“前程何处泊?鸡唱是盂城”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鸡唱是盂城”一句,用“鸡声”代指“盂城”,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盂城找到一处可以停泊的地方的愿望。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泛舟秦淮河所见所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