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译文:
婴儿时期,父母已双双离世。纵使身处华丽的环境,却无人知我娇生惯养。
庆幸生于英杰阔达之人,从未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
好似晴夜月光照耀玉堂。与才貌非凡的郎君相配,博得地久天长,消解了早年的坎坷与挫折。
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世中自然消长的规律,何必枉自悲伤?
注释:
- 襁褓中(qiǎng bào zhōng): 婴儿尚未满周岁时的称呼。
- 双亡: 指父母双亡,即父母都去世了。
- 绮罗丛中(qǐ luó cóng zhōng): 华丽繁复的环境。
- 幸生来: 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 儿女情长: 指对儿女的关爱之情。
- 霁月光风: 晴朗的月光,比喻恩泽或美好时光。
- 玉堂: 古代官员的府邸,此处借指美好的环境或条件。
- 厮配得: 相互匹配,形容彼此合适。
- 地久天长: 形容恩爱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长久。
- 坎坷形状: 经历许多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
- 云散高唐: 高唐云散,比喻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终将消散。
- 地久天长: 形容恩爱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十二曲中的第六曲,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贾宝玉的成长过程和他对人生、命运的看法。诗中通过描绘贾宝玉从小生活在一个豪华的环境中,却并未被这种生活所溺,反而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体现了他的独立、坚强和不屈不挠的品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认为人生中的荣华富贵终将消散,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