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截嵩台下,牂牁一大支。
天教双峡束,地以一楼持。
雁塔穿窗出,渔帆逐槛移。
飞甍交木末,倒影乱榕丝。
吞吐无三越,浮沉有二仪。
基从千仞起,势似一峰欹。
曲折霞城外,氤氲露井时。
自成磐石固,不厌定山卑。
北斗为岩穴,南溟在履綦。
暮烟迷浦溆,寒日恋轩墀。
争宿皆鱼翠,丛生是水芝。
羚羊微积雪,汇口欲流澌。
气暖梅先得,霜轻叶不知。
鱼浮因雾大,莺啭以风迟。
上税多柑户,蛮歌少竹枝。
冬干禾稼喜,岁晏杜兰悲。
甘蔗连西骆,桄榔接九疑。
苍梧虞帝冢,锦石陆生祠。
海思凭骚赋,云愁为别离。
鹧鸪催泪落,蝴蝶与心期。
白首闲方始,青山老更宜。
桑榆休恨晚,吾道有馀师。
【注释】:
- 阅江楼晚眺:在傍晚时分登临阅江楼远眺。
- 水截嵩台下,牂牁一大支:河水把嵩山下的牂牁江隔断,使其形成一条支流。
- 天教双峡束,地以一楼持:天上有双峡将其束住,地上有楼台支撑着。
- 雁塔穿窗出,渔帆逐槛移:像雁塔那样高耸的建筑穿透窗户进入视野,渔船随着栏杆移动。
- 飞甍交木末,倒影乱榕丝:高高的屋檐交叠于树木之末,水中倒影杂乱如榕树枝条。
- 吞吐无三越,浮沉有二仪:水流在江中吞吐不息,但不会超过三里之外;它在水中浮动和下沉时,却能经历二仪(即天地)。
- 基从千仞起,势似一峰欹:山基从千米的高度开始,其形势似乎倾斜着。
- 曲折霞城外,氤氲露井时:山峦曲折延伸至云霞之外,云雾弥漫笼罩在露井上空。
- 自成磐石固,不厌定山卑:这座山如同磐石般坚固,即使坐落在低洼地带也不会感到厌烦。
- 北斗为岩穴,南溟在履綦:北斗星是山岩洞穴的标志,南方大海则像是踩在了履带上。
- 暮烟迷浦溆,寒日恋轩墀:傍晚的烟雾使浦溆(河边)模糊不清,寒日使人依恋轩墀(门廊)。
- 争宿皆鱼翠,丛生是水芝:争着栖息在鱼鳞状的岩石上,丛生在水上生长的灵芝草。
- 羚羊微积雪,汇口欲流澌:羚羊轻轻踏过积雪,溪流即将开始流淌。
- 气暖梅先得,霜轻叶不知:气温回暖,梅花抢先绽放,而霜降时叶子却浑然不觉。
- 鱼浮因雾大,莺啭以风迟:鱼在雾气很大的时候浮游,黄鹂鸟在春风之中歌唱声音略显迟缓。
- 上税多柑户,蛮歌少竹枝:山上的税收多来自柑树,而少数民族的歌曲较少流传。
- 冬干禾稼喜,岁晏杜兰悲:冬天干涸的农田欣喜丰收,年末的杜兰花却让人心生悲伤。
- 甘蔗连西骆,桄榔接九疑:甘蔗与西骆相连,桄榔树与九疑山相接。
- 苍梧虞帝冢,锦石陆生祠:苍梧是虞舜的墓地,锦石陆生祠则是陆贾的祠堂。
- 海思凭骚赋,云愁为别离:海上的思绪寄托在《离骚》之中,云层的忧愁是为别离而生。
- 鹧鸪催泪落,蝴蝶与心期:鹧鸪声催人泪水落下,蝴蝶象征着对远方的期待。
- 白首闲方始,青山老更宜:到了晚年,白发渐多,闲适才是最好的选择;而青山依旧,岁月悠长更适宜。
- 桑榆休恨晚,吾道有馀师:夕阳西下,桑榆之地无需感叹时间晚了;我的学问还有余力可以指导他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诗人观览阅江楼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共分十二句,每四句一联,每联均以景物描写为主,寓情于景。
第一联“水截嵩台下,牂牁一大支”,描述了水与山的关系,以及牂牁江在此处形成的支流。第二联“天教双峡束,地以一楼持”,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神奇和美丽。第三联“雁塔穿窗出,渔帆逐槛移”,通过具体的景物形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第四联“飞甍交木末,倒影乱榕丝”,通过对建筑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