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满天地,日月难为光。
嗟尔苦寒子,结发在战场。
为谁饥与渴,葛屦践严霜。
朝辞大同城,暮宿青磷傍。
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
膏血溢槽中,马饮毛生光。
鞍上一红颜,琵琶声惨伤。
肌肉苦无多,何以充君粮。
踟蹰赴刀俎,自惜凝脂香。
诗句释义
1 杀气满天地,日月难为光:天地间弥漫着浓烈的杀气,使得日光也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这里的“杀气”可能是指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日月难为光”则强调了在这种环境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显得黯淡无光。
- 嗟尔苦寒子,结发在战场:感叹那些在寒冷中战斗的士兵,他们从年轻时就投身战场。这里“苦寒子”可能指的是那些在严寒条件下艰苦作战的士兵,“结发在战场”则表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战场上度过。
- 为谁饥与渴,葛屦践严霜:他们为了谁而忍受饥饿和口渴?他们穿上厚重的草鞋踩在严霜之上。这里的“饥与渴”可能指的是士兵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而“葛屦践严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前行的情景。
- 朝辞大同城,暮宿青磷傍:早晨离开大同城,晚上驻扎在青磷旁。这里的“辞”可能指的是出征或者出发,而“大同城”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对大同城的比喻。而“青磷傍”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场景描述,给人一种荒凉、冷清的感觉。
- 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在花门地区,统治者残暴无道,人民的生命如同牛羊一般被随意宰杀。这里的“花门”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域或文化背景。而“暴虐”则形容统治者的残忍无情,而“人命如牛羊”则是对人民生命安全极度缺乏保障的生动写照。
- 膏血溢槽中,马饮毛生光:战士们的鲜血洒满了战马的食槽,战马喝得津津有味,毛发却沾上了鲜血变得发亮。这里的“膏血”可能是指战士们的鲜血,而“溢槽中”则形象地描绘了鲜血流溢的情景。而“马饮毛生光”则进一步描绘了战马因喝到鲜血而毛发发亮的景象。
- 鞍上一红颜,琵琶声惨伤:坐在战马上的一位美丽的女子弹奏着琵琶,声音凄婉哀伤。这里的“红颜”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而“琵琶声惨伤”则形容了琵琶声的悲怆动人。
- 肌肉苦无多,何以充君粮:士兵们的身体已经瘦弱不堪,他们如何能够提供足够的口粮呢?这里的“肌肉苦无多”可能是指士兵因为长期征战导致身体消瘦,而“何以充君粮”则是在询问这些士兵如何能够满足将军们的需求。
- 踟蹰赴刀俎,自惜凝脂香:士兵们踌躇满志地奔赴战场,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如此珍视以至于连身上的香气都不愿意散发。这里的“踟蹰”可能是指士兵们在前往战场前犹豫不决,而“自惜凝脂香”则表达了士兵们对自己生命的极度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和士兵生活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士兵们在恶劣环境中的生活状况、面对死亡的勇气以及他们对生命的珍视,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同时,诗人通过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战争残酷和士兵们的艰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