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北何所见,白云连北邙。
蜿蜒自衡岳,孕精岣嵝峰。
丹台矗鹤舒,石室开龙骧。
菖蒲翳溪路,𥯨簩阴苑墙。
韸韸流花水,郁郁扶荔乡。
地肥宜畜牧,騊駼与羱羊。
鸣箛归紫驼,吹角来黄獐。
水草胜朔漠,甘美无盐霜。
马食多禾苗,湩乳成酒浆。
人头岭已平,沟壑无馀香。
白狐既悲啸,黄狐复跳梁。
人膏作青磷,白昼迷阴阳。
松柏何萧萧,魂魄吹无方。
楼东何所见,扶胥祠谷王。
海口控虎门,诸蛮多梯航。
红毛知荷兰,黑齿惟越裳。
战退鬼楼船,白丹幸无伤。
人鱼既醉饱,洪波为不扬。
断虹一相假,飙然逾零丁。
阴墟庙貌尊,黄木牺牷芳。
百川争东朝,水帝纷来享。
楼西何所见,灵洲砥荡荡。
潮来石门辟,郁水喧鱼梁。
贪泉曰溃决,滔天谁堤防。
仕宦寡廉洁,蹄涔为之殃。
一饮丧吾宝,腥臊德以彰。
【注释】
- 镇海楼:即楼观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西北,因地势险要而建。
- 白云连北邙:白云连接着北邙山。北邙山,古代名山之一,在洛阳附近。
- 蜿蜒自衡岳:衡山是五岳之一,这里指衡山的山脉向楼观楼延伸。
- 孕精岣嵝峰:孕育出崇高的岣嵝峰(又称九嶷山)的神韵。
- 丹台矗鹤舒:丹台上有鹤在舒展翅膀。丹台,指楼观楼附近的丹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 石室开龙骧:岩石中开凿出像龙一样的建筑(石室)。
- 菖蒲翳溪路:菖蒲长满了溪流的道路。
- 𥯨簩阴苑墙:𥯨(yǎn)是灌木名,这里指园墙被𥯨(yǎn)树遮挡。
- 韸韸流花水:流水中的花儿盛开,水波荡漾。
- 郁郁扶荔乡:茂盛的荔乡。扶荔,即荔枝,一种水果。
- 地肥宜畜牧:土地肥沃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 騊駼与羱羊:牦牛和绵羊。
- 鸣箛归紫驼:骆驼发出的声音,形容归来的骆驼队声势浩大。
- 吹角来黄獐:吹响号角声引来了黄獐。
- 水草胜朔漠:水草比北方的沙漠还要丰茂。
- 马食多禾苗:马吃了很多禾苗。
- 湩乳成酒浆:马的乳汁酿成了酒浆。
- 人头岭已平:人头上的山岭已经被平整。
- 沟壑无馀香:山间的沟壑里没有残留的香味。
- 白狐既悲啸:白色的狐狸已经哀鸣。
- 黄狐复跳梁:黄色的狐狸又跳了起来。
- 人膏作青磷:人们的尸体化为青磷。
- 白昼迷阴阳:白天使天地变得模糊不清。
- 松柏何萧萧,魂魄吹无方:松柏为何如此萧瑟,魂魄飘荡到远方。
- 楼东何所见,扶胥祠谷王:楼东面所见的地方是扶胥祠,祭祀着谷王。
- 海口控虎门,诸蛮多梯航:海口控制着通往大海的大门,各地的少数民族多有船只往来。
- 红毛知荷兰,黑齿惟越裳:红头发的人知道荷兰,黑色牙齿的是越南人。
- 战退鬼楼船,白丹幸无伤:战败后,鬼楼上的船没有被击中。
- 人鱼既醉饱,洪波为不扬:人鱼吃饱了,洪波也平静下来。
- 断虹一相假,飙然逾零丁:彩虹断开时,狂风突然刮过零丁洋。
- 阴墟庙貌尊:阴墟的庙宇庄重威严。
- 黄木牺牷芳:黄木制作的祭品芳香四溢。
- 百川争东朝,水帝纷来享:众多的河流争相向东奔流,水神纷纷来到享受人间的水土。
- 楼西何所见,灵洲砥荡荡:楼西边看到的景象是广阔的灵洲(今厦门岛)。
- 潮来石门辟,郁水喧鱼梁:潮水涌来时石门打开,郁水中传来了鱼梁上的声音(捕鱼的声音)。
- 贪泉曰溃决,滔天谁堤防:贪泉的水说已经干枯,滔天的洪水谁能防御?
- 仕宦寡廉洁,蹄涔为之殃:当官的很少有人能做到廉洁,小小的池塘都因此而遭受灾害。
- 一饮丧吾宝,腥臊德以彰:一旦饮酒就会丧失我的宝物,腥臊味会让人的道德受到谴责。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朝初年,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现实非常不满,通过描写楼观楼一带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情况,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全诗用笔细腻,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联“楼北何所见,白云连北邙”,描写了楼观楼北面的景象,白云缭绕、山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颔联“蜿蜒自衡岳,孕精岣嵝峰”,描绘了衡山山脉向楼观楼延伸,以及崇高的岣嵝峰(又称九嶷山)的神韵。颈联“丹台矗鹤舒,石室开龙骧”则进一步描写了丹台之上有鹤在舒展翅膀,岩石中开凿出像龙一样的建筑(石室),展现出楼观楼的雄伟气势。
诗人转入对楼观楼周围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情况的描述。“菖蒲翳溪路,𥯨簩阴苑墙”,描述了菖蒲长满了溪流的道路,𥯨(yǎn)灌木长满了园墙。尾联“人膏作青磷,白昼迷阴阳”,则揭示了楼观楼周围墓地的悲惨现状——人们的尸体化为青磷,使得白昼变得昏暗不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楼观楼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它既代表着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又暗含着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混乱。诗人通过对楼观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