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揖安期生,即拍浮丘公。
招手登兹楼,揽执云衣裆。
御风复何待,飘飘明将行。
【注释】
镇海楼:指楼观台。楼观台,在今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上。
不揖安期生,即拍浮丘公:不与安期生、浮丘公(仙人)打招呼,直接登上了楼观台。
招手:挥手。招手登兹楼,即登楼上的亭子,揽执云衣裆。揽:用手抓住。
御风:乘风而行。复何待,即不再等待风。飘飘明将行:形容将要乘风而去的轻松和自由。
【赏析】
此诗是诗人初登楼观台时的即兴之作。诗人以豪迈的气概,抒写自己游览楼观台时的感受和心情。首句“不揖安期生”,意谓诗人不屑于与古代仙人安期生、浮丘公打招呼,而是径直登上了楼观台。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轻视世俗的品格的钦敬,又表达了诗人藐视世俗、独往独来的潇洒态度。“即拍浮丘公”三字,更见出诗人的狂放超脱之态。接着两句写诗人登上楼观台后的动作。招手,表示招呼;揽执云衣裆,意思是伸手抓住云雾般的衣裳。这里,“招手”二字不仅表明诗人登上亭子的动作,而且透露出他登上楼观台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御风复何待”,直译过来就是乘风飞行,还用得着等待什么吗?言外之意是说,诗人登上楼观台后,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因此可以任凭风向飘荡,不必再为别的事而停留了。这样,诗人就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纵情山水、游目骋怀的豪放之情。“飘飘明将行”,则描绘出诗人欲乘风而去的姿态。诗人站在楼台上,随着轻风吹拂,仿佛飘飘然要腾云驾雾而去似的,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神韵。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通过诗人的行动和神态描写,把诗人登上楼观台后的喜悦和兴奋之情表达了出来。诗人那种豪放洒脱、傲视世俗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