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群英属老成,徵诗言志作长城。
羡君风义师兼友,愧我荒芜学不耕。
世路茫茫随骥尾,词场衮衮缔鸥盟。
自从劫后天将压,尚赖先生一柱擎。
【注释】
1、银瓶:指诗人的诗集。
2、鹤亭社长:作者的朋友,名不详。
3、领袖群英属老成:意谓领导一群英杰。
4、徵诗:指征诗。
5、长城:指诗作,比喻为保卫国家而作的诗文。
6、羡君风义师兼友:意思是羡慕你的风节和志向。
7、愧我荒芜学不耕:意思是自愧我的学殖荒废,没有从事农耕。
8、世路茫茫随骥尾:意思是在世上茫茫人海中,像骏马跟随主人一样追随其后。
9、词场衮衮缔鸥盟:意思是在词场上忙碌地与志同道合者结为同盟。
10、劫后:劫难之后的意思。
11、擎:支持或支撑的意思。
【译文】
领导一群英才归附于你,你的诗作是保卫国家的长城。
羡慕你以高洁的节操和高尚的志向,作为朋友并肩作战;我惭愧自己的学殖荒废,没有从事农耕。
在世上茫茫人海中,像骏马跟随主人一样追随其后,在词场忙碌地与志同道合者结为同盟。
自从遭受劫难以后,天将压顶的重压,幸好先生一柱擎天,力撑危局。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是诗人对友人鹤亭社长的勉励之作。全诗八句,前六句赞扬了鹤亭社长的高风亮节和才学,后两句则劝勉他不要自惭形秽,不要荒废学业。
“领袖群英属老成”,首句点明题旨,赞美鹤亭社长是一群英杰中的老成人物。“老成”二字不仅表现了其人的阅历之深,更表现了其人的胸襟之宽,见识之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鹤亭社长在一群有志之人中担当了领导重任,他的诗作可作保国守土的长城。“言志”二字既表明了他的志向,也显示了他的抱负。一个“作”字,把鹤亭社长比作了一座巍然屹立、坚不可摧的长城,足见其志向之高远。
颔联“羡君风义师兼友,愧我荒芜学不耕。”是进一步颂扬鹤亭社长。上句说他为人仗义直率,下句说自己学问荒废,无以为生。这两联都是从对方的优点说起,用反衬之法写自己,从而突出鹤亭社长的风采。
颈联“世路茫茫随骥尾,词场衮衮缔鸥盟。”“世路茫茫”一句化用了《论语•子罕》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但这里却用得十分巧妙。它不但形象地描绘出世路渺茫的情景,同时也表明了鹤亭社长在人生旅途上勇往直前的气概。“衮衮”一词形容人忙忙碌碌的样子,用来形容鹤亭社长在词场忙碌地与志同道合者结为同盟的情形。“缔鸥盟”三字更是点出了鹤亭社长在词场中与朋友们结成的亲密同盟,可见其人交友甚广且情谊深厚。这两个句子都是对鹤亭社长人品的高度概括和赞美。
末联“自从劫后天将压顶,尚赖先生一柱擎天。”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最感人的地方。这两句是说,自从经历了那次劫难之后,天将压顶,但好在有鹤亭社长这位擎天的柱子来支撑危局。这两句是对鹤亭社长的赞颂,同时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赞美。
【创作背景】
公元1214年(宋宁宗嘉定十七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前往南郑任参议官。次年春天,又应四川宣抚副使陈开之请,赴阆州任通判。当时正值南宋灭亡前夕,诗人忧心国事,遂写下此诗赠别鹤亭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