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篱下乱蛩鸣,古寺秋高岭月明。
夜半石床清睡去,不知枕上落泉声。
【注释】
秋夜:秋天的夜晚。
宿:住宿,过夜。
八峰山房:在今浙江省萧山县西南,山上有八峰,故名。
篱:篱笆。
黄花:菊花。
蛩(qióng)鸣:蟋蟀鸣叫的声音。
寺:指山中寺庙。
岭:山峰。
石床:石头铺成的床。
清睡去:安静入睡。
泉声:泉水的流动声音。
赏析:此诗写诗人于秋夜宿于八峰山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译文】
菊花篱笆下蟋蟀乱叫,古老寺庙里秋高月明。
半夜时石床清静睡着,不知道枕上泉水叮咚声。
【赏析】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夜晚,在古寺山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夜景画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
第一句“黄花篱下乱蛩鸣”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黄花篱笆下蟋蟀乱叫,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这里的“黄花”和“乱蛩鸣”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之美。
第二句“古寺秋高岭月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诗人通过“古寺”和“秋高”两个词语,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氛围。同时,“岭月明”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第三句“夜半石床清睡去,不知枕上落泉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夜色中的感受。诗人在夜半时分躺在石床上,静静地睡着了。然而,当他醒来的时候,却不知道枕头上传来的是泉水叮咚的声音。这里的“石床清睡去”和“不知枕上落泉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歌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组合,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