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旷何极,望迥步初停。
一雁来空阔,千峰入杳冥。
炊时烟独白,牧处草犹青。
古塞残阳下,低徊记所经。
塞外秋望
秋清旷何极,望迥步初停。
一雁来空阔,千峰入杳冥。
炊时烟独白,牧处草犹青。
古塞残阳下,低徊记所经。
注释:
- 秋清旷何极:秋天的景色多么辽阔,无际无涯。
- 望迥步初停:遥望着远方,脚步停了下来。
- 一雁来空阔:一只大雁飞过,使空旷的地方显得更加开阔。
- 千峰入杳冥:无数的山峰消失在深深的云雾之中。
- 炊时烟独白:做饭的时候,只有一缕炊烟在天空中飘荡。
- 牧处草犹青:放牧的地方,草色仍然是绿色的。
- 古塞残阳下,低徊记所经:古老的边塞遗址在夕阳下,让我沉思着曾经走过的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塞秋季景象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辽阔和荒凉,也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秋清旷何极”直接点明了季节,秋天的景色是如此的清朗而辽阔,给人一种无尽的遐想空间。第二句“望迥步初停”则描绘了诗人遥望远方的情景,他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着这无边的秋景。
第三、四句“一雁来空阔,千峰入杳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大雁的出现,使得原本空旷的地方显得更加开阔;而千山的轮廓消失在深深的云雾之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五、六句“炊时烟独白,牧处草犹青”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虽然天气寒冷,但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放牧的地方,草木依然繁茂,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边塞人民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古塞残阳下,低徊记所经”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站在古老的边塞遗址上,看着夕阳西下,诗人不禁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这种怀旧之情,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边塞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