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烟岂蚊母,食火岂驼父。嘘气云叆叇,隐身雾结纠。
钻截分竹木,支持代谈麈。铸金置两端,五行相克拒。
碧筒象鼻弯,含菂金莲炬。下空无当卮,外圆县鬲釜。
人心巧取材,丝丝其中贮。薪传仗煤炱,顷刻氛妪煦。
两仪鼓橐籥,万汇以气取。地动跃龙机,山崩应钟锯。
一气所翕抐,不过分细巨。吸之焰扬赤,吐之云出屿。
涎自喉舌生,力于顉颔鼓。赪渥上颊颧,熏灼洽肺腑。
蓊蘙笑髭须,灶䆦借口辅。息息自相通,呴呴若相语。
中忽喷长风,势厉气载努。亦有嗜奇人,鼻观能茹吐。
亦有狡狯材,连环戏媚妩。其美在初燃,并可例以酒。
炎虐之逼烁,溽湿斯注下。火尽膏中乾,蒸蓊声煎煮。
力竭剩吹灰,液凝乃流卤。余气最氤氲,盘旋穴窗户。
初食犹稍稍,洎兹尽率土。流布起男子,渐染及妇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喷烟岂蚊母,食火岂驼父。嘘气云叆叇,隐身雾结纠。(喷烟难道像母亲?吃火难道像父亲?)
“喷烟”比喻战斗激烈,烟雾四起;“食火”比喻战斗激烈,火光冲天;“嘘气”形容气势如虹,威风凛凛;“云叆叇”形容烟雾缭绕,遮天蔽日;“隐身雾结纠”形容战场上雾气密布,难以看清敌我。
钻截分竹木,支持代谈麈。铸金置两端,五行相克拒。(钻头截断竹子木头,支撑代替麈尾杖。将金子制成刀剑,用来抵挡敌人的攻势。)
“钻截”指战斗中的攻防动作;“竹木”比喻战场中的兵器;“麈尾”是一种手杖,古代用于指挥军队或表示权威;“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这里比喻战场上的不同力量和策略;“克拒”意为抵抗和抵御。
碧筒象鼻弯,含菂金莲炬。(绿色的筒子形状似大象鼻子弯曲,里面有红色的灯芯。)
“碧筒”是指一种绿色的筒状物,这里可能是一种乐器或武器;“象鼻弯”形容其形状优美;“含菂”指里面装有东西;“金莲炬”是指金色的灯芯,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照明工具。
下空无当卮,外圆县鬲釜。(下面空空如也,没有盛酒的器皿;外面圆滚滚的像个锅盖。)
“当卮”是一种古代的酒器;“下空”指下面没有什么东西;“无当卮”意味着空荡荡的;“外圆”形容外形圆润;“县”是悬挂的意思;“鬲釜”是一种古代的烹饪器具。
人心巧取材,丝丝其中贮。薪传仗煤炱,顷刻氛妪煦。(人们巧妙地利用材料,细细地收集起来。用煤灰传递信息,瞬间便让整个气氛变得温暖。)
“人心巧取材”指人们善于利用各种材料;“丝丝”形容细致入微;“薪传”指传递信息的方法;“煤炱”是指煤灰;“顷刻”即瞬间的意思;“氛妪煦”形容气氛由冷转暖,变得温馨。
两仪鼓橐籥,万汇以气取。(阴阳二气在橐籥中鼓荡,万物都依靠气来生长。)
“两仪”指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鼓橐籥”指橐籥(古代的一种风箱)被鼓动,象征阴阳二气的运转;“万汇”指万物;“以气取”意味着万物都依赖气来生存和发展。
地动跃龙机,山崩应钟锯。(地震时有龙腾跃起的景象,山崩时有钟鸣般的声响。)
“地动”指地震发生;“跃龙机”形容地震造成的壮观景象;“山崩应钟锯”则是指山崩时的钟鸣声如同锯木般清晰。
一气所翕抐,不过分细巨。(一股气流汇聚在一起,不过大小之分。)
“一气所翕抐”形容一股气流的汇聚和聚合;“不过分细巨”说明气流虽然强大,但并不是无限的。
吸之焰扬赤,吐之云出屿。(吸入火焰化为红光,吐出云雾露出岛屿。)
“焰扬赤”形容火焰燃烧时呈现出红色;“云出屿”则是指云雾缭绕,形成岛屿的景观。
涎自喉舌生,力于顉颔鼓。(口水从口腔产生,用力时下巴会鼓起。)
“涎自喉舌生”指口水从嘴里分泌出来;“力于顉颔鼓”则是指说话或吃东西时下巴会鼓起,表现出努力的样子。
赪渥上颊颧,熏灼洽肺腑。(脸颊上涂满了红色的胭脂,熏烤得皮肤发红发烫,直达肺腑深处。)
“赪渥”指红色的胭脂涂抹在脸颊上;“上颊颧”即涂抹在脸颊和颧骨上;“熏灼洽肺腑”形容皮肤因熏烤而发红发烫,甚至影响到了肺部。
蓊蘙笑髭须,灶䆦借口辅。(茂盛的草木摇曳生姿,灶旁的影子仿佛在作证。)
“蓊蘙”指草木茂盛的样子;“笑髭须”形容草木随风摇曳,仿佛在欢笑;“灶䆦”是古代的一种炉灶影子;“借口辅”则是指借助影子作为证据。
息息自相通,呴呴若相语。(气息相互流通,好像在交谈。)
“息息”指气息相通;“相通”则是指气息之间相互交流;“呴呴”形容彼此呼吸的声音相互模仿,好像在交谈。
中忽喷长风,势厉气载努。(突然吹来了一阵大风,气势磅礴,充满力量。)
“中忽喷长风”指突然刮起了一场大风;“势厉气载努”形容风势猛烈,充满了力量。
亦有嗜奇人,鼻观能茹吐。(也有喜欢奇特的人,他们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嗜奇人”指那些喜好奇异事物的人;“鼻观”即通过鼻子观察;“茹吐”则是指能够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事物。
亦有狡狯材,连环戏媚妩。(也有机智狡猾的人,他们用连环计来讨好别人。)
“狡狯材”指机智狡猾的人;“连环戏媚妩”则是指通过连环计来讨好别人。
其美在初燃,并可例以酒。(其美好之处在于初次燃烧,可以用酒来比喻。)
“初燃”即初次燃烧,这里可以联想到酒的香气扑鼻;“例以酒”则是指可以用酒来比喻这种美好。
炎虐之逼烁,溽湿斯注下。(炎热逼人的天气使得空气变得干燥,湿热的气息弥漫下来。)
“炎虐之逼烁”形容炎热逼人的天气;“逼烁”则是指空气变得干热;“溽湿斯注下”则是指湿热的气息弥漫开来。
火尽膏中乾,蒸蓊声煎煮。(火焰熄灭后,剩下的油脂在锅中煎煮。)
“火尽膏中乾”形容火焰熄灭后的情景;“煎煮”则是指油脂在锅里被加热煎煮。
力竭剩吹灰,液凝乃流卤。(体力耗尽后,只剩下吹灰的力量,液体凝结后变成了卤水。)
“力竭剩吹灰”形容体力已经耗尽,只能勉强吹散灰尘;“液凝乃流卤”则是指液体因为凝结而变成了卤水。
余气最氤氲,盘旋穴窗户。(剩余的烟气最浓重,盘旋在窗户周围。)
“余气最氤氲”形容烟气弥漫的程度;“盘旋穴窗户”则是指烟气在窗户周围盘旋。
初食犹稍稍,洎兹尽率土。(刚开始品尝时还只是一点点,到了后来几乎遍及全国。)
“初食犹稍稍”形容刚开始品尝时味道并不浓烈;“洎兹尽率土”则是指味道变得越来越浓郁,几乎遍布全国。
流布起男子,渐染及妇女。(流传开来影响到男性,逐渐影响到女性。)
“流布起男子”是指传播范围扩大到男性;“渐染及妇女”则是指影响逐渐扩散到女性。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激烈的战斗场景,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