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名士董红珊,不薄朝廷虮虱官。
作吏风尘高适晚,题诗衣线孟郊寒。
由来韶濩知音少,始信功名唾手难。
为饱侏儒一囊粟,头衔惭与故人看。

【注释】

毗陵:今江苏宜兴。董红珊:即董嗣昌,字彦升,明代诗人。不薄朝廷虮虱官:形容董嗣昌为官清廉。

作吏风尘高适晚:指晚年仍能洁身自好。题诗衣线孟郊寒:指自己写诗时心情抑郁。

由来韶濩知音少:指知音难觅。始信功名唾手难:意思是说功名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而实际上却难得。侏儒:这里比喻那些平庸的人。一囊粟:指微薄的俸禄。头衔惭与故人看:惭愧自己的地位不如老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董嗣昌的,表达了作者对其为人的欣赏和对其才能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毗陵名士董红珊,不薄朝廷虮虱官”,直接点出主题,称其为名士,称赞其为官清廉。接着以“作吏风尘高适晚,题诗衣线孟郊寒”两句,描绘了他在官场上的经历,既表现了他清廉的品格,又表现出他对名利看淡、超脱的态度。

第三句“由来韶濩知音少,始信功名唾手难”,表明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认识,认为真正懂得欣赏他的人很少,因此他对于名利看得比较淡;同时也表示了他自己对于功名的追求,认为功名就像探囊取物一样容易,但实现起来却很难。

最后两句“为饱侏儒一囊粟,头衔惭与故人看”,表达了作者的谦逊之情,说自己只能满足于微薄的俸禄,感到惭愧的是自己的地位不如老朋友,这是对朋友的尊敬和谦虚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