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天子蟋蟀相,东南半壁思偏安。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

我们需要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诗句1:明史阁部墓,虾蟆天子蟋蟀相,东南半壁思偏安。
注释:这里提到了“明史阁部”,可能是作者对某位有名望的阁部成员的尊称。接着提到“虾蟆天子”,可能是指明朝的皇帝,而“蟋蟀相”则是一种比喻,用蟋蟀的声音来暗喻皇帝的行为。最后两句是说,在东南地区,人们还在考虑是否要偏安一隅。
赏析:整句诗反映了作者对明朝灭亡后的反思,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句2:金陵王气复销歇,虫沙四镇余江干。
注释:这里的“金陵”指的是南京,历史上曾是帝王之都。“王气”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历史底蕴和繁荣景象。而“虫沙四镇”可能指的是东南地区的四个重要城市。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历史变迁的感觉,即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赏析: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沧桑感的感叹。

诗句3:史公末造此开府,欲仗一木支艰难。
注释:“史公”可能是指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这里被用来象征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开府”是指设立官职,这里指建立官署或机构。“一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期望和无奈,希望借助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困难。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期望。

诗句4:胜地烟花扫兵燹,孤臣战骨空摧残。
注释:这里的“胜地”指的是曾经繁华的地方,“烟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战争后的景象。“兵燹”是指战争导致的混乱。“孤臣”可能是指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忠诚者,“战骨”则是指他们的尸体。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
赏析: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句5:公之大节足千古,白日照耀丹心丹。
注释:这句话赞扬了这位官员的高风亮节。“丹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忠贞不渝的心。整句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高尚道德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句6:何必文山证前世,始令旷代同悲酸。
注释:这里的“文山”可能指的是文山阁,古代的一个著名文人聚集地。“旷代”意味着跨越时代,“同悲酸”则表示共同的感受。整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赏析: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意,以及对跨越时代的共鸣的感慨。

诗句7:鼓鼙声歇出邱在,忠魂正气归衣冠。
注释:这里提到的“鼓鼙声”可能是指战鼓和战号的声音,“邱在”表示战火已经平息,“忠魂正气”是指忠诚勇敢的精神。整句诗表达了对于英雄的怀念和对于忠诚精神的赞美。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英勇牺牲者的怀念,以及对忠诚精神的推崇。

诗句8:衣冠不朽石碣短,土花凝碧愁荒寒。
注释:这里提到的“衣冠不朽”意味着英雄的形象永存于世,“石碣”是一种刻有文字和事迹的石头碑文。“土花凝碧”描述了一种荒凉的景象,“愁荒寒”则表示这种景象带来的孤独和寂寞感。整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表达英雄的悲凉和无奈。
赏析: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来传达了英雄的哀愁和孤独,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句9:我来凭吊读遗翰,独为俯仰生长叹。
注释:这里的“凭吊”是指来到这个地方进行祭拜,“遗翰”可能是指遗留下来的书信或文字。“俯仰”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生长叹”表示对时光的感慨和无奈。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的无奈感叹。

诗句10:红梅点点忽飞落,犹疑誓师泪血临风弹。
注释:这里的“红梅”可能是指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飘落”表示梅花随风飘散,“誓师泪血临风弹”可能是指誓言、泪水和音乐的结合,形容激昂的情感和战斗的场景。整句诗通过梅花和战斗场景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赏析:这句诗以梅花和战斗场景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和坚守。

这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英雄人物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受的诗作。通过对每个诗句的详细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