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犹作吏,甲乙滥科名。
君已郎官贵,我为山水行。
春云障潍曲,秋月隔沧瀛。
天际孤鸿渺,何时向北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通晓诗意,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折腰犹作吏”“君已郎官贵”,写兄长身居官场;“我为山水行”写兄弟俩各奔东西。“春云障潍曲,秋月隔沧瀛。”写兄去赴京,弟则隐居不仕,两地相望,难舍难分。“天际孤鸿渺,何时向北征。”“天际孤鸿渺”以鸿雁自比,寄意兄弟两人虽天各一方,但心志相连。“北征”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
【答案】
译文:折腰做小官,甲科乙科都中举。你已是高官显贵,我仍四处奔走谋生活。春云遮住了潍水曲折处,秋月阻隔了沧洲和瀛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首联二句写兄长身居官场:“折腰犹作吏”,意思是虽然自己已经做了小官,但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是勉强地屈从于官府的安排。“甲乙滥科名”,意思是科举考试中了甲乙两个科目(即进士),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但是作者仍然认为这只是虚名。颔联二句写自己与兄长的不同命运:“君已郎官贵,我为山水行”。哥哥已经当上了高官显贵,而自己却只能到处游历,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颈联二句写两地相望的相思之情:“春云障潍曲,秋月隔沧瀛”。春天的时候,春云遮断了潍水的弯曲之处,秋天的时候,秋月隔断了沧海和瀛州的中间地带。尾联二句写自己与兄长的思念之情:“天际孤鸿渺,何时向北征”。鸿雁向南飞向南方,自己与兄长却只能分别在北方和南方两地相互思念。全诗以“折腰”起兴,抒发了对仕途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