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蔚
黄鹤楼 独立飞楼尺五天,窗环平野入樽前。 长江晓结千峰雨,大别晴开万树烟。 紫雁北来迷楚浦,白云西去认秦川。 凭栏愁看陶公柳,舞却春风又一年。 注释: 1. 独立飞楼尺五天:形容黄鹤楼高耸入云。2. 窗环平野入樽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3. 长江晓结千峰雨,大别晴开万树烟:描述了长江和大别山的壮丽景色。4. 紫雁北来迷楚浦,白云西去认秦川:描绘了紫雁和白云的动态。5.
万里晴江落照迟,琵琶峰下小舟移。 枫林日暮寒鸦影,飞入长沙贾傅祠。 诗句注释 1. 万里晴江:描述宽阔的水面在晴朗天气下显得格外平静,江水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2. 落照迟:夕阳西下,光线照射的时间较长,使得整个江面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3. 琵琶峰下:指代一个自然或人文景观,形状像琵琶,位于湘江边。 4. 小舟移: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随着水流而移动。 5. 枫林日暮
秋江吟 轻舟如冯虚,江碧峰影倒。 寥宇无尘埃,晴光动菱藻。 幸因归棹闲,历此湖山好。 寓眺日夕殊,佳景恣幽讨。 向暮下江城,霜砧处处捣。 时序已如此,我颜得无老。 楚山风雨来,一夜白秋草。 译文: 轻快的小船就像在虚空中漂浮一般,江水碧绿,山峰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广阔的天空没有一点灰尘,明亮的阳光使水面上的菱角和藻类都闪闪发光。 幸好因为我的渔船很空闲,所以我可以悠闲地游览这美丽的湖山风光。
【注释】: 初发里门留别:第一次离开家乡时在门外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年年高卧拟柴桑:每年我都会想象自己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在柴桑。 何事骊歌动别觞:为什么骊歌会让人想起要分别的酒杯呢? 鸡肋浮名劳去就:就像鸡肋一样,虚无缥缈的名誉让我感到劳累。 鹿冠微愿惜行藏:我希望像鹿王那样,珍惜自己的行踪和藏身之地。 征鞯渐欲登山路:马鞍已经准备好,准备上山的路了。 回首何能忘草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卢司李的一首七律。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蓟门相对故人情,同拜新纶事远征。 - "蓟门"指的是古代中国北方边塞地区,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这里指的是诗人与卢司李共同经历过的艰难时期。 - "同拜新纶事远征"表示两位朋友共同承担起新的重任,踏上了一段远行的旅程。 2. 明月一轮巴子国,秋风匹马鄂王城。 - "明月一轮"可能是指月亮
芙蓉山色有无间,烟棹芦花千里还。 远涧寒声移晚树,晴江落照上秋山。 逢人尽说风尘苦,出世方知云水闲。 昨夜终南来梦里,宛然三径扣松关。 注释:芙蓉山,指华山。芙蓉峰在华山西面,山峰秀丽,有“莲花峰”之称。有无间:指山峰高深莫测,难以窥测。烟棹芦花,指烟波浩渺的水路。棹,船桨。烟波,指烟雾弥漫的水面。千里还,指回望家乡的景色遥远而美丽。寒声,指涧水流动的声音。晚树,指傍晚时分的树木。晴江
【注释】 1. 峡石驿:在今四川省万县市境内,唐代为军事要地。 2. 西岩:指西面的山壁,即西岩寺。 3. 马首向层霄:马头向着高远的天空。 4. 秋树:秋天的树。 5.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6. 霜吹红叶:秋日的寒风使枫叶变红。 7. 霜:霜降,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8. 过山桥:经过山间桥梁,指诗人从峡石驿出发前往山外。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清晨离开峡石驿
【赏析】 “幂䍥湖云淡带烟,渔镫明灭大堤边。”此联写景。幂䍥,即幂翳(yì),是一种像帘幕的植物,用其覆盖在水面上,使雾气弥漫,如同笼罩着一层轻纱。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水墨画:湖面上飘荡着如烟的薄雾,渔人提着灯笼,在朦胧中行走。诗人将湖面的景色与夜色融为一体,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风声夜半幽篁里,疑是湘灵廿五弦。”此句写景抒情。诗人在夜晚的竹林中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 行人去去复青山,策马西风了未闲。 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 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 注释: - 行人去去复青山:行人(指诗人自己)不断地行走,又回到了青山之中。 - 策马西风了未闲:骑马沿着西风的方向,但还没有找到休息的地方。 - 碧草难寻绵上陇:很难在绵山上的草原上寻找到绿色的草。 - 白云何处雁门关:问云在哪里
江行杂感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 注释:刚刚离开了越岭,又到了吴地的岸边,在茫茫江湖中怀念着故乡。 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注释:感慨万千的《鹦鹉赋》,典雅优美的《鹧鸪》诗篇。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 注释:篱笆旁种上了黄色的菊花,知道现在正是春天;道路旁的桃花自古以来就让人疑惑。 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注释:乘兴而来,不要停下来欣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