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山色有无间,烟棹芦花千里还。
远涧寒声移晚树,晴江落照上秋山。
逢人尽说风尘苦,出世方知云水闲。
昨夜终南来梦里,宛然三径扣松关。
芙蓉山色有无间,烟棹芦花千里还。
远涧寒声移晚树,晴江落照上秋山。
逢人尽说风尘苦,出世方知云水闲。
昨夜终南来梦里,宛然三径扣松关。
注释:芙蓉山,指华山。芙蓉峰在华山西面,山峰秀丽,有“莲花峰”之称。有无间:指山峰高深莫测,难以窥测。烟棹芦花,指烟波浩渺的水路。棹,船桨。烟波,指烟雾弥漫的水面。千里还,指回望家乡的景色遥远而美丽。寒声,指涧水流动的声音。晚树,指傍晚时分的树木。晴江,指晴朗的江流。落照,指夕阳的余晖。秋山,指秋天的山景。风尘苦,指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出世方知,意谓经过世事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三径扣松关,指进入终南山后的景象。三径,泛指曲折小路。扣松关,意谓进入终南山后,沿着弯曲的小道进入终南宗的修行场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历华山时所感所思的诗。首联写登华山所见的壮丽景色,以芙蓉峰的高深莫测比喻华山的高峻险峻,以烟水茫茫形容华山之高,以烟波浩渺形容其下芙蓉峰之美。颔联写在华山中看到的情景,用寒声、落照来形容涧水之声和山中之景。颈联抒发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尾联写入终南山之后的感受和想象,以“三径扣松关”暗示了终南山中的修行生活及其对诗人的吸引力。全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真谛的思考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