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高卧拟柴桑,何事骊歌动别觞。
鸡肋浮名劳去就,鹿冠微愿惜行藏。
征鞯渐欲登山路,回首何能忘草堂。
作客更从今日始,二陵秋色正苍茫。

【注释】:

初发里门留别:第一次离开家乡时在门外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年年高卧拟柴桑:每年我都会想象自己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在柴桑。

何事骊歌动别觞:为什么骊歌会让人想起要分别的酒杯呢?

鸡肋浮名劳去就:就像鸡肋一样,虚无缥缈的名誉让我感到劳累。

鹿冠微愿惜行藏:我希望像鹿王那样,珍惜自己的行踪和藏身之地。

征鞯渐欲登山路:马鞍已经准备好,准备上山的路了。

回首何能忘草堂:回首望去,怎能忘记故乡的草堂?

作客更从今日始:作为旅人,从今往后都应牢记今天的经历。

二陵秋色正苍茫:两个山陵在秋天的景色下显得格外苍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开家乡的时候写的一首离别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全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年年高卧拟柴桑”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像陶渊明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这种向往不仅源于他对自然的热爱,也源于他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第二句“何事骊歌动别觞”则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感慨。他不禁想起了骊歌,想起了离别的时刻,心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期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第三句“鸡肋浮名劳去就”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利禄就像是鸡肋一般,虚华而无实,让人感到劳累和困扰。因此,他渴望能够像鹿王那样,珍惜自己的行踪和藏身之地,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第四句“鹿冠微愿惜行藏”则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他希望像鹿王一样,能够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束缚和限制。这种愿望既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第五句“征鞯渐欲登山路”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描述。诗人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准备踏上新的征程。这种决心和勇气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最后一句“回首何能忘草堂”则是对故乡的深情回顾。诗人无法忘记故乡的草堂,那是一个充满回忆和温暖的地方。这种情感既是一种留恋,也是一种思念,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思。同时,诗中的关键词“高卧”、“骊歌”、“浮名”、“行藏”等也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