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语呼名士,人言胜达官。
已成千载遇,不救一生寒。
忽忽蛇年遇,悠悠蝶梦阑。
此中无挂碍,应作去来观。
【注释】
蒋苕生前辈:指清代诗人蒋士铨(1649—1725)。
天语:皇帝的诏令。
人言胜达官:人们的言论胜过做官的人。
已成千载遇,不救一生寒:已经成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却挽救不了一生的穷寒。
忽忽蛇年遇,悠悠蝶梦阑:忽然间蛇年降临,像梦一样地消逝。
此中无挂碍,应作去来观:这其中没有牵挂和障碍,应该以离去和到来为观察角度。
【译文】
皇帝下韶令召唤名士,人们的言论比做官的人还要高贵。
你已经成为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却无法挽救你一生的贫穷困苦。
忽然之间蛇年降世,如梦一般消逝;人生如梦般短暂,如同蝴蝶梦般结束。
这其中没有牵绊牵挂,应以离去和归来来看待人生。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诗。作者在诗中对友人生前为人处世的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他是一位有才华、有骨气、有作为的人,并对其不幸早逝表示痛惜。同时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天语呼名士,人言胜达官”,写皇上下诏书召唤名士,而人们对你的看法却超过了做官的人。这里用了一个对比手法,把名士与达官相比,突出了友人的品德和才能高于做官的人。
颔联“已成千载遇,不救一生寒”,写友人已经成为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却无法挽救他一生的贫寒。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
颈联“忽忽蛇年遇,悠悠蝶梦阑”,写忽然之间蛇年降临,像梦一样消逝;人生如梦般短暂,如同蝴蝶梦般结束。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手法,把人生的短暂与梦境相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之情。
尾联“此中无挂碍,应作去来观”,写在这里没有牵挂和障碍,应以离去和归来来看待人生。这里用了一个哲学观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生死离别的豁达态度。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仍然能够保持高洁品格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