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浮游似梦游,西风吹雁又林丘。
半生空负千秋志,一夜常怀万古忧。
芳树望中惊落叶,碧溪眼底泻寒流。
白头看破历来妄,且摘黄花当酒筹。
感秋
何事浮游似梦游,西风吹雁又林丘。
半生空负千秋志,一夜常怀万古忧。
芳树望中惊落叶,碧溪眼底泻寒流。
白头看破历来妄,且摘黄花当酒筹。
诗句翻译与注释:
- 何事浮游似梦游?
- “何事”询问原因或缘由。
- “浮游”形容无根无据的漂泊生活。
- “似梦游”比喻人生如梦,难以把握。
- 西风吹雁又林丘。
- “西风”指秋季的风,常用来象征变化和萧瑟。
- “吹雁”描绘秋天的景象,大雁南飞。
- “林丘”指森林和小山丘,是秋天常见的景色。
- 半生空负千秋志。
- “空负”表示没有实现或未能达到某种期望。
- “千秋志”可能指的是长久以来的志向或抱负。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未能实现宏伟理想感到遗憾。
- 一夜常怀万古忧。
- “一夜”暗示了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
- “万古忧”表达了对永恒的忧虑或担忧。
- 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 芳树望中惊落叶。
-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常用来寓意生命力和美丽。
- “望中”可能是指从远处观看。
- “惊落叶”形容看到树叶飘落的情景所引起的感受。
- 碧溪眼底泻寒流。
- “碧溪”指清澈见底的溪流,颜色通常是翠绿色。
- “眼底”指眼前所见。
- “泻寒流”形容溪水清澈透明,如同将寒冷的水泻下一般。
- 白头看破历来妄。
- “白首”指老年,这里可能暗指人生的晚年。
- “看破”表明对世事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 “历来妄”可能指的是世间的种种虚假和虚幻。
- 且摘黄花当酒筹。
- “摘黄花”形容随意采摘路边的黄色菊花,可能带有自嘲或是随性的生活态度。
- “当酒筹”是将黄花作为饮酒时的佐料或装饰,增添了诗意和情趣。
- 这个动作象征着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选择用一种轻松和幽默的方式来应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感悟。首句“何事浮游似梦游?”直接点出了生活的无常和虚无,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二句“西风吹雁又林丘”,则通过秋风和远飞的大雁勾勒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接下来,三、四句“半生空负千秋志,一夜常怀万古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未能实现伟大志向的遗憾和对永恒忧虑的感慨,展现了其深沉的悲观和失落。然而,在整首诗的结尾,诗人以“白头看破历来妄,且摘黄花当酒筹”作结,不仅表达了对世俗虚伪的理解,也以一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结束了整首诗,给人以启示和鼓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