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林风发,翩翩吹予袂。
悠然有会心,乃在山东际。
陟岫望邹鲁,渺渺目难继。
岂必道远长,哲人早已憩。
徘徊歧路侧,日午阴未霁。
浩歌泪盈把,寸心将何寄。
归来濯玉女,天空白日丽。
【注释】
感兴:诗人感慨自然,抒发情怀的诗。坐久林风发,翩翩吹予袂:坐在树林中很久了,一阵风吹来了,轻轻拂动我的衣袖。
悠然:闲适的样子。会心:有所领会或有所领悟。乃:于是。山东:指泰山。陟(zhì):登。望邹鲁:遥望齐鲁之地。邹:指鲁国;鲁,春秋时国名,今山东省曲阜市一带。
哲人:智者。已:已经;憩(qì):休息。
徘徊:来回地走,不前进也不后退。歧路侧:岔路口旁。日午:中午。阴未霁(jì):云气还未散去。浩歌泪盈把:放声高歌,泪满手把。浩歌:大呼长啸。泣:流泪。
濯玉女:洗玉器的女子。天白:天空湛蓝。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开头二句,以“林风发”写山中之静,以“翩跹”写风之轻,以“袂”写风之微,渲染出山中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闲雅,为下句“悠然有会心”作铺垫。三、四两句,由静而动,由内而外,由表及里地写出了诗人在深林之中,面对山风,悠然自得地与自然融而为一的境界。五、六句,诗人又回到现实,从内心体验出发,写出了自己在旷达中对人生真谛的体悟:不必追求遥远的地方,因为智者早就在那里安居乐业了。七八九各二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遐思中的心理活动。他站在山巅回望家乡,看到那遥远的齐鲁大地,不禁感到目眩神迷。但是,这并没有使他停下脚步,反而更加激发了他远游的愿望。然而,他又想到自己虽然志向远大,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彼岸,所以,他的眼前仍然是一片迷茫。最后,他来到山脚下的一个岔路口旁。太阳已经升高到正午,但乌云还没有散去。他不由得放声高歌,泪水沾湿了手中的玉杯。这时,他才感到自己的归途还很长,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形象生动,感情真挚,表现出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