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月落板桥霜,衰柳长堤只自伤。
几日穷愁兼别怨,一帆秋色带斜阳。
浮云影逐离亭路,归雁声凄碧草塘。
学采芙蓉江上去,黯然回首恨茫茫。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西泠月落板桥霜,衰柳长堤只自伤。”

  • 注释:西泠是地名,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别称。板桥是桥梁的名字。霜,表示时间已经入冬。衰柳和长堤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此处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季节的哀愁。
  • 译文:西泠的月亮在板桥上空落下,长堤上的柳树披上了霜雪,只有诗人自己在伤感。

第2句:“几日穷愁兼别怨,一帆秋色带斜阳。”

  • 注释:穷愁指的是长期的悲伤和不满。别怨是指与离别相关的哀伤。一帆秋色指乘舟离去的场景。斜阳则暗示了傍晚时分。
  • 译文:经历了几天的忧愁和离别的怨恨后,我乘着一叶扁舟带着秋天的景色离开了。

第3句:“浮云影逐离亭路,归雁声凄碧草塘。”

  • 注释:浮云的影子随着离亭的道路移动。归雁指的是返回南方的雁群,常在秋季南飞。碧草塘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池塘或者泛指一片绿草覆盖的区域。
  • 译文:飘荡的云雾伴随着离亭的道路,归雁的叫声在碧绿的草塘中回响。

第4句:“学采芙蓉江上去,黯然回首恨茫茫。”

  • 注释:学采芙蓉可能是指学习采荷花的行为,江上去则可能指从江河上行船。黯然回首表示情绪低落,怅然若失地回顾。恨茫茫则形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惆怅。
  • 译文:我学着去采摘荷花准备带回,但心情却异常沉重,无法释怀。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主要描述了在秋天离开故乡时的心情。首句通过描绘西泠的月光、板桥的霜雪以及衰柳长堤的景象,营造了一个萧瑟凄凉的氛围。接着,第二句详细叙述了诗人因为别离而产生的忧愁和怨恨,以及在秋风中远行的情景。第三句进一步通过浮云和归雁来增加画面的意境美,同时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最后一句则通过学习采摘荷花的行为和黯然回首的情绪表达,加深了对这种离别情绪的反思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