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破寺寄寒毡,收拾闲堂肃祭筵。
尚著黑貂存汉腊,愁听白鹤语尧年。
拈花偶契佛三昧,缚草拚装鬼一船。
剩有遗书藏复壁,来朝开帙理新篇。
癸丑年的除夕时分,我寄居在双忠庵。
破败的寺庙中,我寄宿着一张寒毡,收拾了闲适的厅堂,肃然地摆放起祭品。
尚穿着黑色的貂皮衣,保存着汉代的腊月之年,愁听白鹤的鸣叫,似乎在谈论尧舜年华。
偶尔拈花,偶然与佛相契,绑草,拼命地装运一只鬼船。
剩下一些遗书,藏在复壁之中,明天开书,整理新作的诗篇。
萧条破寺寄寒毡,收拾闲堂肃祭筵。
尚著黑貂存汉腊,愁听白鹤语尧年。
拈花偶契佛三昧,缚草拚装鬼一船。
剩有遗书藏复壁,来朝开帙理新篇。
癸丑年的除夕时分,我寄居在双忠庵。
破败的寺庙中,我寄宿着一张寒毡,收拾了闲适的厅堂,肃然地摆放起祭品。
尚穿着黑色的貂皮衣,保存着汉代的腊月之年,愁听白鹤的鸣叫,似乎在谈论尧舜年华。
偶尔拈花,偶然与佛相契,绑草,拼命地装运一只鬼船。
剩下一些遗书,藏在复壁之中,明天开书,整理新作的诗篇。
【注释】: 怀存庄 —— 思念某人。 淮泗 —— 古代指淮河流域、泗水流域,泛指长江以北地区。 万叶已纷飞 —— 形容秋天落叶满地。 征雁 —— 被朝廷征调的雁群。 寒霜照铁衣 —— 因为寒冷,所以士兵的衣服上结了冰。 兵戈 —— 兵器和战乱。官道梗 —— 官道不通。 患难故交稀——在困难的时候,朋友很少。 何当并辔归 —— 如果能够一起回到故乡,那该多好啊! 【赏析】:
癸丑年的除夕时分,我寄居在双忠庵。 破败的寺庙中,我寄宿着一张寒毡,收拾了闲适的厅堂,肃然地摆放起祭品。 尚穿着黑色的貂皮衣,保存着汉代的腊月之年,愁听白鹤的鸣叫,似乎在谈论尧舜年华。 偶尔拈花,偶然与佛相契,绑草,拼命地装运一只鬼船。 剩下一些遗书,藏在复壁之中,明天开书,整理新作的诗篇
文汉光,清代著名诗人,字钟甫,桐城人,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官至光禄寺署正。他的诗作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享有盛誉,其诗词风格被后世称为“纳兰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文汉光的诗词创作涉及多种题材,既有描绘自然景观如《秋夜怀故》和《怀存庄》,又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兵戈官道梗》和《秋风动淮泗》。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例如,在《怀存庄》中
【注释】: 怀存庄 —— 思念某人。 淮泗 —— 古代指淮河流域、泗水流域,泛指长江以北地区。 万叶已纷飞 —— 形容秋天落叶满地。 征雁 —— 被朝廷征调的雁群。 寒霜照铁衣 —— 因为寒冷,所以士兵的衣服上结了冰。 兵戈 —— 兵器和战乱。官道梗 —— 官道不通。 患难故交稀——在困难的时候,朋友很少。 何当并辔归 —— 如果能够一起回到故乡,那该多好啊!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歌的主旨;然后逐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最后结合诗歌的内容、主题进行赏析。本题主要考查炼字、借景抒情。“长门春锁月溶溶”,以“锁”字形容春天将长门宫的门封锁起来,用一“锁”字,既写出了长门宫春寒料峭,也表明了长门宫中人被长期幽禁,不得自由。“绣柱金铺翠自封”“忽听马啼惊欲曙”,写长门宫内陈设华丽,雕栏玉砌
注释: 为龚汝黄题画,都是让画师用淡墨勾勒出山峰的浓淡。 孤亭秋色,树色深秋,孤亭在云深处,山色苍茫,一片秋意。 写此数峰青,写几座山峰的颜色是青色; 倒逐扁舟去。扁舟顺流而下,与山影相随,仿佛要随船而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描绘了一幅秋色中的孤亭和几座青山之后,又进一步描绘了这画面上的意境。"写此数峰青,倒逐扁舟去",诗人巧妙地运用想象,把山的轮廓、颜色,以及山影
这首诗是作者在朱性之邀请下,回忆他们曾经一起游玩的南山亭。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扪葛清游日,联吟暂喜同 - 这句话描述了他们在山中漫步的情景。"扪葛"指的是攀爬树木,"清游"是指宁静的旅行,"联吟"是指共同吟诵或歌唱。"日"可能指的是一天或者一天的时间。 2. 山亭云护白,枫径屐黏红 - 这句话描绘了山亭周围的景色。"云护"表示天空中飘浮的云朵像是在守护着山亭
【注释】 笋崖:指山崖。 徐傅舟:人名,姓徐名傅舟。 弹琴:弹古乐器“琴”。 月明生暗潮:明月映照在水面,使暗潮更显幽深。 孤琴时一奏:偶尔有琴声响起。 白露下层霄:白露沾湿了云雾。 夜静水逾淡:夜晚寂静,水面显得更加清澈。 秋凉天更遥:秋夜清凉,天空显得更远。 鲛人:传说中居住在南海的人鱼,这里指鲛人能听懂音乐。 清泪湿冰绡:鲛人听后流泪,泪水滴落在冰绡上。 冰绡:白色的丝绸衣服。 赏析:
伯牙千载后,犹自有琴台。 注释:伯牙在千年之久之后,依旧有他的琴台。 赏析:诗人借伯牙的琴台,表达了对于音乐传承的感慨。虽然伯牙早已去世,但他的音乐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 秋水淡无际,暮山相向来。 注释:秋天的水显得特别淡,无边无际;傍晚时分的山峦逐渐靠近。 赏析:诗人运用了“秋水”、“暮山”等自然景观,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日余有千曲,欲奏心徘徊。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