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栖迟别觉宽,日消楮墨度春寒。
迂愚应与浮名淡,蹇劣焉知世路难。
一物无求常自得,百年有限但相安。
居心愿学卫公子,事事胥教说苟完。
【解析】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诗人流寓夔州。前四句写诗人独自居斗室之中,虽寒而独处,日消楮墨,度春寒之境,但内心却觉得宽慰、自足;后四句抒写诗人的情怀:自己迂愚,应与浮名淡薄,但蹇劣之人又怎知世事艰难?一物不贪常自得,百年有限只求相安;愿学卫公子,事事胥教说苟完。
“独处斗室”是全篇的开端,也是全篇的主旨。首句点明时间,“初”字说明季节在春天,次句点出环境,“斗室”指狭小的居室,诗人独处其中,既表现了孤独、清苦的生活境况,又表明了他超脱尘俗、高洁傲岸的性格。
颔联紧承上文,写自己独居斗室中的感受。这里,诗人用反衬手法,把“别觉宽”作为上句的补充,突出自己独处的宽舒和舒适。“日消楮墨度春寒”,是说自己终日挥毫泼墨,打发着春寒的日子。“度”是度过的意思。诗人在这里以自己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况。
颈联两句是说,我虽然迂拙,但是并不看重虚名。我知道世路艰险,所以并不去追求。“蹇劣”指处境窘迫,“世路难”指世道艰险,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忧虑。
尾联两句是说,我无欲则常得自在,百年之后也只求相安无事。这是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居心愿学卫公子”,卫公子是《论语·阳货》记载的一个人物,孔子说他“鄙夫可与事君,未可与为友”。可见他是有政治抱负的人物。这里诗人用“卫公子”来表示自己要效法孔子,做有作为的君子。“事事胥教说苟完”,是说做事要尽善尽美,力求做到最好。“胥教”是一起教导的意思。《论语·子路》:“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这里的“胥教”是一起教导的意思。诗人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要学习圣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答案】
春初雪寒独处斗室
斗室栖迟别觉宽,日消楮墨度春寒。
迂愚应与浮名淡,蹇劣焉知世路难。
一物无求常自得,百年有限但相安。
居心愿学卫公子,事事胥教说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