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祖越意闲闲,彳亍徐行曲径间。
乱石如迎偏断续,层岩相识尚萦环。
振衣身到虬龙背,入洞肩齐罗汉班。
年近古稀知不健,丹梯万丈也能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独往祖越寺”,可从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以及所要传达的感情角度进行赏析。

(1)

“独来祖越意闲闲”,“独”是孤独的意思。“意闲闲”是指心情悠闲自在,没有杂念。“祖越”指的是浙江绍兴市的越王台。诗人独自一人来到越王台,心中充满了宁静和悠闲,没有其他杂念,只享受这份宁静与悠闲,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2)

“彳亍徐行曲径间”,行走在曲折的小道上,步履从容,悠然自得。“徐行”表示走得很慢,“曲径”指的是弯弯曲曲的小道,“间”是空隙。诗人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3)

“乱石如迎偏断续”,参差不齐的石头仿佛在向诗人迎来,断断续续的样子让人感到有些凌乱。“乱石”是错落有致的石头,“如迎”是仿佛在迎接,“偏”、“断续”指石头的排列不整齐。诗人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欣赏着周围错落有致的石头景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4)

“层岩相识尚萦环”,层层叠叠的岩石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让人不禁驻足倾听,回味无穷。“层岩”指的是层层叠叠的岩石,“相识”指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尚萦环”指相互缠绕。诗人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欣赏着周围错落有致的岩石景观,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体会到了岩石之间的相互联系。

(5)

“振衣身到虬龙背”,诗人振衣起身,仿佛进入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龙背上,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象征。“振衣”是抖开衣服的动作,“虬龙”是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蜿蜒曲折的道路。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6)

“入洞肩齐罗汉班”,诗人进入洞穴后,仿佛进入了一群罗汉的行列里,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象征。“洞”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山洞或者洞穴,“罗汉”是佛教中的一种人物形象,他们有着神通广大的能力。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追求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7)

“年近古稀知不健”,“年近古稀”指的是年纪已经很大,到了晚年的时候,但诗人却并不认为自己身体虚弱,而是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知”是知道的意思,“不健”指不健康。诗人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8)

“丹梯万丈也能攀”,诗人站在山巅的台阶上,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他依然能够攀登上去,这种精神令人赞叹。“丹梯”指的是红色的台阶,“万丈”是形容山峰的高度很高。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答案】

译文:

独自来到越国国王台,心里十分悠闲自在;

缓步走在曲折小道上,欣赏着错落有致的奇观;

参差不齐的石头仿佛在迎接我,

互相缠绕的岩石让人回味无穷;

振衣起身,仿佛登上了龙的脊背;

走进洞中,犹如置身于罗汉的队伍;

虽然年纪已老,但我仍保持旺盛的生机;

站在山巅,面对高耸入云的山峦,

我也敢于攀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