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飞泻似银河,分作僧家趣转多。
香泛雨花盈石沼,声随钟磬出烟萝。
常因手掬轻摇月,纵使风声不起波。
临此既能明本性,乘芦度海竟如何。
诗句释义如下:
殿前龙潭
一泓飞泻似银河,分作僧家趣转多。
香泛雨花盈石沼,声随钟磬出烟萝。
常因手掬轻摇月,纵使风声不起波。
临此既能明本性,乘芦度海竟如何。
翻译及注释:
在殿宇前,龙潭的水如银河般奔流而下,分成无数细流,如同僧人行走于其间的路径一般曲折多变。水面上飘散的香气与雨后绽放的花朵交织在一起,使得石质的池塘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潭水的声音随着悠扬的钟声和清脆的磬音飘荡开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常常轻轻摇晃着双手,感受这宁静而纯净的自然之美,即使微风拂过也无波澜。面对眼前的美景,我不禁深思自己的内心是否也能如这潭水一般清澈透明,如果能够乘船渡海,又将如何应对未知的旅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殿前龙潭的壮丽景观以及诗人在其中的感受。首句“一泓飞泻似银河”便用宏大的比喻,将龙潭的水势比作银河倾泻,展现了其壮观的一面。接着,“分作僧家趣转多”则转入对环境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自然美的喜爱之情,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修行、禅意生活的向往。
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的“手掬轻摇月”和“纵使风声不起波”,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平和。尾联“临此既能明本性,乘芦度海竟如何”则提出了对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既有对现状的满足,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