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
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
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
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
【注释】
过大觉庵:大觉庵在今四川峨眉山。过大觉庵:游历大觉庵。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指大觉寺坐落在高山上,从寺庙的高处可以俯瞰整个乐山城。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乐山城如同斗形,寺庙位于山顶,而山下则有一条像弓弯一样的河流环绕着村庄,把村庄包围起来。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云雾缭绕,寺院的禅房寂静无闻;霜打过的树木呈现出一片深秋的颜色。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尘世的劳苦何时能够消除呢?我常常在这里游玩。
【赏析】
《过大觉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乐山城和大觉禅寺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乐山大佛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纷扰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高刹踞峰头,登临俯一州。”这句诗描述了乐山大佛屹立在高峰之上,从寺庙高处俯瞰整个乐山城的景象。其中“高刹”指的是大佛所在的乐山大佛寺,而“踞峰头”则表明乐山大佛矗立在山峰之巅。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乐山大佛的位置和高度,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斗城当寺立,弓水抱村流。”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乐山城和周边环境的美丽景色。其中“斗城”是指形状像北斗星一样的乐山城,而“寺立”则表明寺庙矗立于城市之中。此外,“弓水抱村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条弯曲如弓形的河流环绕着村庄流淌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乐山城和周围环境的美,进一步突出了大佛的雄伟壮观。
“云白禅机静,霜青古木秋。”这句诗以景作结,描绘了大佛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其中“云白禅机静”描述了清晨时分云朵洁白宁静的景象,而“霜青古木秋”则描绘了秋天时节霜打后的树木呈现出青绿色调的情景。这些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前文所描述的大佛的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
最后两句:“尘劳何日息,常向此间游。”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纷扰的看法,认为尘世的烦恼何时能够得到解脱呢?我时常在这里游玩,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纷扰世事的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