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座上本萧条,张劭坟头更寂寥。
海内何人求谏草,江干有客识诗瓢。
封函远寄非前诺,酹酒长吟当大招。
留取一编问千载,此情未觉古人遥。
谢曾宾谷运使刻先侍御兄诗集
孔融座上本萧条,张劭坟头更寂寥。
海内何人求谏草,江干有客识诗瓢。
封函远寄非前诺,酹酒长吟当大招。
留取一编问千载,此情未觉古人遥。
注释:
- 孔融座上本萧条:孔融在座位上时原本就非常清贫,生活艰难。
- 张劭坟头更寂寥:张劭的坟墓周围更加荒凉寂静。
- 海内何人求谏草:在四海之内,还有谁愿意寻求和采纳我的直言进谏呢?
- 江干有客识诗瓢:江边有个客人认出了我是擅长诗歌的人,并且称赞了我。
- 封函远寄非前诺:我通过书信将这份手稿寄给了你,但这不是我们当初约定的结果。
- 酹酒长吟当大招:我对着酒杯长声吟唱,仿佛在为《大招》这首诗作最后的演绎。
- 留取一编问千载:我希望保留这份文集,让它流传千年。
- 此情未觉古人遥:我的情感和行为并没有被后人理解或记住。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自我情感的抒发的诗歌。首句“孔融座上本萧条”暗示了孔融在座上的孤独与清贫;次句“张劭坟头更寂寥”则进一步描绘了张劭墓地周围的荒凉景象。两句共同勾勒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接下来的“海内何人求谏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的无奈和悲愤;而“江干有客识诗瓢”则描绘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即一个江边的朋友认出了诗人并赞赏了他的诗作,这既是一种慰藉也是一种鼓励。
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而改变,他通过“封函远寄非前诺”表达了对过去承诺的失望和遗憾。“酹酒长吟当大招”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感慨,他似乎在借《大招》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和不平。最后一句“留取一编问千载”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世的典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通过对孔融、张劭等人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言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