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侵人难久卧,夕阳故故度窗纱。
不如散发浓阴下,细看游鱼饵落花。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把握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暑气”、“游鱼”等,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即可判断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译文:炎热的暑气使人难以久睡,夕阳斜照透过窗纱。不如在浓荫下散发,细看鱼儿饵食落花。
赏析:夏日,是诗人最为感怀的季节,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夏天里人们常见的景物。夏日炎炎,热浪袭人,诗人却不愿躲在凉爽的室内,而是愿意在烈日下尽情享受夏日的酷热。夏日里的太阳,总是那么地炽热,仿佛要将一切化为灰烬,让人无处藏身。而当夕阳西下时,又显得那么温柔、妩媚。诗人用“故故度窗纱”写出了自己对夏日傍晚的钟爱。夏日里的晚霞,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夏日的晚霞,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披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花衣,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夏日的晚霞,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斑斓,美不胜收。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夏日的晚霞,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红色的纱巾,使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还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这首诗是写夏景的,但诗人并未直接描写盛夏景象中的骄阳似火、烈日炎炎、草木葱茏等等,而是选取了夏季傍晚时分的一个细节,通过“发”“鱼”“落花”三个意象,将夏日傍晚的景象描绘出来,表现了诗人在夏日傍晚的悠闲心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作。首句写暑气逼人,令人难耐,只好躺在屋中休息,次句则写夕阳西下,透过窗纱,照进屋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第三句则写了自己的感受,即不如在树下散发,欣赏一下夏日的美好。最后两句则是写自己看到的景象,即一群鱼儿在水中嬉戏,而水面上飘荡着落花。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写的都是一些日常的景物,但正是这些景物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夏日傍晚的画面 —— 炎热的暑气令人难耐,只能躺在屋中休息;而夕阳西下之时,又为这夏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而在树下散发之时,又能享受到夏日的乐趣;最后看到水中嬉戏的鱼儿和飘荡的落花,更能体会到夏日的美好。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将自己对于夏日的感受和看法融入到景物之中,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中的奥妙。例如,首句中的“热”,第二句中的“明”和第三句中的“乐”,第四句中的“香”以及第六句中的“艳”都可以看作是诗人的情感流露,都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寄托在景物之中。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富有情趣和意境。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读来朗朗上口。诗人善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动词,使得整首诗更加活泼有趣。例如,“游”字的使用就非常巧妙,它不仅使鱼儿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更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而“落花”这一动作也显得十分优美,它既表现了花儿的美丽,也增添了夏日的浪漫氛围。
【答案】
译文:炎热的暑气使人难以久卧,夕阳斜照透过窗纱。不如在浓荫下散发,细看鱼儿饵食落花。
赏析:夏日炎炎,热浪袭人,诗人却不愿躲在凉爽的室内,而是愿意在烈日下尽情享受夏日的酷热。夏日里的太阳,
总是那么地炽热,仿佛要将一切化为灰烬,让人无处藏身。而当夕阳西下时,又显得那么温柔、妩媚。诗人用“故故度
窗纱”写出了自己对夏日傍晚的钟爱。夏日里的晚霞,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披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花衣,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夏日的晚霞,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斑斓,美不胜收。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给人一种宁静、美好
的感觉。夏日的晚霞,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红色的纱巾,使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注释:暑气侵人难久卧:暑气使人无法久卧。故故度窗纱:指晚风吹过窗帘。散发:指散开头发或衣服,这里指在树
荫下乘凉。游鱼:指水中游动的鱼。饵:钓鱼用的诱饵或食物。落花:指飘落在地上的水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