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见烽烟靖,灾荒又叠闻。
按图稽户口,旷野少耕耘。
下诏怜余子,蠲租出圣君。
不才惭贾傅,宵旦独殷勤。

【注释】

才见烽烟靖:刚刚看到边塞战火平息。

按图稽户口:据户籍簿来登记人口。

旷野少耕耘:荒废的土地很少耕作。

蠲租出圣君:免除租税,是出于圣明的君主的恩德。

不才惭贾傅:自己才能低下,愧对贾谊。

宵旦独殷勤:早晚都殷勤地为百姓办事。

【赏析】

《别江右》,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诗人李频在江西任职时所作。这首诗写诗人在江右任职时的所见所闻,抒写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对国家前途的忧愤。

首联点题。“烽火”句,是说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余灾仍在,故有“又叠闻”;“灾荒”句,是说连遭战祸,百姓流离失所。“灾荒”二字,概括了诗中所要叙述的内容,而“又”字,则突出了其频繁的程度。“才见”句,是说战事平息后,百姓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听到灾荒的消息传来。这两句一气贯注,把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颔联承上启下。“按图稽户口”,是指根据户籍册进行清查。“旷野少耕耘”,是说荒无人烟的田地越来越少,可见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按图稽户口”,是说根据户籍册进行清查。“旷野少耕耘”,是说荒无人烟的田地越来越少,可见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这一联通过“按图稽户口”、“旷野少耕耘”等词语的具体描述,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颈联转笔,以“诏”字领起四句。“下诏怜余子”,指唐宣宗皇帝下诏书怜悯老百姓,表示要减轻赋税,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蠲租出圣君”,是指免除农民的租税,是出于圣明的君主的恩德。这一联通过“下诏怜余子”、“蠲租出圣君”等词语的具体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仁政的赞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深关怀之情。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与心情。“不才惭贾傅”,指诗人自愧不如西汉名臣贾谊。“宵旦独殷勤”,是指诗人早晚都在为百姓办事,勤勤恳恳,尽心尽力。这一联通过“不才惭贾傅”、“宵旦独殷勤”等词语的具体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辛酸。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具体地描绘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