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
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
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
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
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
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
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注释:
- 横峰侧岭巧相兼:形容山峰横卧、山岭倾斜交错的美景。
- 唤取鸦叉展画帘:比喻将画作展开,如同画中的景象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 南渡关山惭一角:形容站在南方的关山之巅,只看到部分景色,感到羞愧。
- 北台风雪看双尖:描述在北方,面对狂风暴雪,却只能看到两座山峰的尖锐轮廓。
- 梁家婢可明珠换:比喻珍贵的物品如明珠可以换取其他东西。
- 讲舍儿须锦髻添:形容孩子们应该学习如何打扮自己,拥有美丽的发型。
- 诗老凋零余墨在:诗人已经老去,但仍留下许多未完成的诗作。
- 梅花僧印尚红钤:指僧人的印章上仍然留有红色的印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两棵树和两座山峰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首联“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描绘了山峰横卧、山岭倾斜交错的自然景观,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颔联“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则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美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多变。颈联“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以物喻人,比喻珍贵的东西可以用其他物品交换,而孩子们应该学习如何打扮自己,拥有美丽的发型。尾联“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则表达了作者虽然年老,但留下的诗作仍然值得珍视,并祝愿僧人的印章能够长久保留。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