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西风芦荻洲,崆峒云物望中收。
一天残照生鸦背,满目青山画虎头。
八九人烟依村住,两三渔火杂萤流。
郁孤台畔清砧月,重唱刀镮鬓已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虔州夜泊》。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秋夜泊船于赣江边时,所见景色和所感。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渺渺西风芦荻洲,崆峒云物望中收。”

  • 注释:秋风萧瑟,芦荻摇曳。远处的山峦和云彩在视野中渐渐消散。
  • 赏析:首句开篇便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风中的芦荻与远处的山峦和云彩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一天残照生鸦背,满目青山画虎头。”

  • 注释: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映照在乌鸦的背上,青山仿佛被画家用浓墨重彩勾勒出来。
  • 赏析: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红与黑),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八九人烟依村住,两三渔火杂萤流。”

  • 注释:村落里炊烟袅袅,渔民们的灯光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乡村的宁静生活,炊烟、渔火、萤火虫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和谐的夜景图。

第四句:“郁孤台畔清砧月,重唱刀镮鬓已秋。”

  • 注释:月光下,砧声清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已经斑白的头发。
  • 赏析:这句诗以景结情,通过清砧声和刀镮(即发簪)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第五句:“重唱刀镮鬓已秋。”

  • 注释:再次吟唱这首关于岁月的诗句,诗人的鬓角已经斑白如同秋天的草木。
  • 赏析:这句诗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飞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