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否石梁桂树下,玉杯承露逢老翁。如何不获一援手,摧眉戢翼归樊笼。
学仙不成且饮酒,穷愁莫放玻璃钟。兴发正须寻李白,入社自可招陶公,醉乡岁月何从容。
九派雪山带萦结,十洲香草花蒙茸。眼底方将卑华嵩,直看海水壁立磨青铜,吾将与君神游八极相与无终穷。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和钱溉亭梦游庐山观瀑布歌》,下面是逐句翻译:

  1. 曾否石梁桂树下,玉杯承露逢老翁。如何不获一援手,摧眉戢翼归樊笼。
  • “曾否”:曾经是否?表示回忆或者假设。
  • “石梁桂树”:指庐山上的石梁,相传在桂花树下。
  • “玉杯”:比喻清澈的泉水。
  • “承露”:像玉杯一样承接着露水,形容泉水晶莹剔透。
  • “逢”:遇到。
  • “老翁”:这里指仙人或者隐士。
  • “摧眉戢翼”:意思是低下头,收起翅膀,形容屈服或顺从。
  • “归樊笼”:回到笼子里,比喻回到世俗生活中去。
  1. 学仙不成且饮酒,穷愁莫放玻璃钟。兴发正须寻李白,入社自可招陶公,醉乡岁月何从容。
  • “学仙不成”:没有学成神仙。
  • “且饮酒”:暂且喝酒。
  • “穷愁”:贫穷和忧愁。
  • “莫放玻璃钟”:不要放任自己的情感。
  • “兴发”:兴致勃勃。
  • “寻李白”:寻找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 “入社自可招陶公”:参加社团自然可以邀请陶渊明(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田园诗人)。
  • “醉乡岁月何从容”:在沉醉乡间的日子里,岁月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1. 九派雪山带萦结,十洲香草花蒙茸。眼底方将卑华嵩,直看海水壁立磨青铜,吾将与君神游八极相与无终穷。
  •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
  • “雪山带萦结”:指山势高耸,云雾缭绕。
  • “十洲”:神话中的理想世界,据说是由十个小岛组成的。
  • “香草花蒙茸”:形容花草茂盛。
  • “眼底”:眼前,这里指眼前的景象。
  • “卑华嵩”:指华山。
  • “直看”:直观地看着。
  • “海水壁立磨青铜”:形容海水波涛汹涌,像磨刀石一样锋利。
  • “神游八极”:指超越世俗,遨游宇宙四方。
  • “相与无终穷”:相伴而行,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庐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诗中的“学仙不成且饮酒,穷愁莫放玻璃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