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才过岭,三间又见村。
林峦藏板屋,鸡犬散柴门。
山势迎人立,溪声战石喧。
仆夫嗟况瘁,日暮且停辕。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四句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译文:

第一句:“万仞才过岭,三间又见村。”

  • 注释:这里的“万仞”形容山脉高耸入云,“才过岭”意味着刚刚越过山岭。而“三间”,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建筑或者村庄的标志,表示距离的接近。
  • 译文:经过万丈高的山峰后,才到达一个小村庄。

第二句:“林峦藏板屋,鸡犬散柴门。”

  • 注释:这句描述的是村庄周围的景象,“林峦”是指茂密的树林和山脉,“散柴门”意味着农家的门户稀疏。
  • 译文:森林和山峦掩映中,可以看到几座用木板搭建的小屋,炊烟袅袅升起,家畜在稀疏的篱笆旁自由活动。

第三句:“山势迎人立,溪声战石喧。”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周围的自然景观,“迎人立”形容群山如同站立的士兵一样守护着村庄,“战石喧”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涧溪流的声音,如同战斗的喧嚣。
  • 译文:群山仿佛士兵一般,守卫着村落;而溪水在石头间的激荡声,仿佛战场上的号角声。

第四句:“仆夫嗟况瘁,日暮且停辕。”

  • 注释:最后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劳动者辛苦生活的同情。“仆夫”指劳作者,“况瘁”意为更添疲惫,“日暮且停辕”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劳累的人准备停车休息的情景。
  • 译文:仆人们感叹自己辛劳过度,日暮时也不得不停下马车休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山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间的温暖。同时,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之情也溢于言表,使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