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策西风吹晚凉,惊秋人共雁南翔。
海山缥缈半烟雾,泽国萧条初雨霜。
谁许半千论古阵,且逢重九醉他乡。
莫嗟欲济无舟楫,待起鼋鼍与架梁。
【注释】
- 策策西风(xiāo sī xiǎo fēng):象声词,形容风吹动草木发出的声音。西风:秋天的风。
- 惊秋人共雁南翔:惊秋:惊心于秋天的到来,因秋风起而引起人的伤感、愁苦。惊秋人:即“伤秋人”。雁:候鸟,每年秋季飞向南方过冬。
- 海山缥缈半烟雾: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海和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 泽国萧条初雨霜:泽国:水乡泽地。萧条:荒凉冷落。雨霜:降下来的雨与霜,天气寒冷。
- 谁许半千论古阵:谁:何人;许:允许;半千: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一斗为一石半斗,合一千二百八十四立方尺,这里指“一千二百八十四”,是虚数。
- 且逢重九醉他乡:重九: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饮菊花酒习俗,故称之。他乡:异乡。
- 莫嗟欲济无舟楫(jù jí):莫:不要。嗟:发愁叹息。济:渡过。楫:船桨。
- 待起鼋鼍(yuán tuó)与架梁(jià liáng):待:等着。鼋:大鱼,生活在浅水中。鼍(tuó):鳄鱼,生活在水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登高饮酒时所做,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首联写景抒情,以秋风起而令人伤感、愁苦的景象,引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惊秋人共雁南翔”一句,既描绘了秋天来临的景象,又通过雁南翔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发生了变化。
颔联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海山缥缈半烟雾,泽国萧条初雨霜。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海山、湖泽等自然景观,以及云雾、雨霜等气候现象,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抒发。“谁许”、“且逢”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不公、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的无奈和悲伤。而“重九”一词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了高潮。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饮酒作乐,但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感,只能借酒浇愁,以寄托对人生的感慨。
尾联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的体现。诗人并没有因为无法改变现实而感到绝望,而是选择等待时机、准备迎接挑战。“且逢”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心,“待起鼋鼍与架梁”则是对实现自己理想的一种期待。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诗人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坚强意志和勇气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