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天谁为写离忧,愁大翻怜隘九州。
明鬼径须从墨翟,望洋聊与说庄周。
等身书卷供行路,故国山河入倚楼。
怕向天涯舒倦眼,伏风阑雨不成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秋怀》。

【注释】
笺天:指为天上写诗。笺,一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丝帛,这里代指诗歌创作。离忧:离别的忧伤。愁大翻:愁绪重重。怜隘:怜悯狭小。九州:指中国,古人常用九州来比喻国家。明鬼径:指墨翟(墨子)发明的指南针,用来寻找北方方向。望洋聊与说庄周:在海上遥望大海,用庄子的逍遥游的思想来排解忧愁。等身书卷:形容书籍很多。行路:行走。倚楼:站在楼台上。伏风阑雨不成秋:在风雨中徘徊,无法度过秋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秋天心情的诗。首联“笺天谁为写离忧,愁大翻怜隘九州”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诗人在秋天这个季节里,感到了深深的忧郁和孤独,这种情绪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颔联“明鬼径须从墨翟,望洋聊与说庄周”则是诗人在面对困难和困境时的一种思考和态度。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像墨子一样,为了找到北方方向而发明了指南针。同时,他也像庄子一样,以逍遥游的思想来排解自己的忧愁。这种精神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

颈联“等身书卷供行路,故国山河入倚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国家的热爱。他有大量的书籍可以供自己阅读和学习,而这些书籍都是关于国家和历史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他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国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尾联“怕向天涯舒倦眼,伏风阑雨不成秋”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他害怕自己因为疲劳和困顿而无法看到美丽的风景,也无法感受到秋天的美好。而风雨更是让他感到了无助和绝望,他觉得自己无法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恐惧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