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狮章更鹫章,沉沉龙气不飞扬。
秋风石马昭陵恸,夜雨金牛蜀道长。
元老治军收白虢,中朝厄闰等黄杨。
若教死殉论忠义,何止区区李侍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昱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九用前韵
满目狮章更鹫章,沉沉龙气不飞扬。
秋风石马昭陵恸,夜雨金牛蜀道长。
元老治军收白虢,中朝厄闰等黄杨。
若教死殉论忠义,何止区区李侍郎!

译文:

九用前韵
眼前所见皆是狮子和鹰的图案,
但沉重的龙气并未随风飞扬。
秋风中的石马在昭陵悲痛地哭泣,
夜里的雨水让金牛关的路途变得漫长。
元老们治理军队收复了白城,
朝廷中的人因时运不顺而如同黄杨木一般。
如果让我像李侍郎一样为忠诚而死,
那将是多么的伟大啊!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作品。从题目“九用前韵”来看,这可能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各句的详细解释:

  1. 满目狮章更鹫章,沉沉龙气不飞扬。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狮和鹰图案的画面,象征着威武与威严。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沉重的气氛,仿佛龙气(象征权力和威严)并未被释放或飞扬。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不满。

  2. 秋风石马昭陵恸,夜雨金牛蜀道长。
    这句诗中的“石马”可能指的是石刻的马匹雕像,而“昭陵”则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诗句中的“秋风”和“夜雨”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景象,而“金牛蜀道”则是指著名的险峻山路,如金牛关。这里的“恸”字表达了深深的哀痛之情,可能是因为国家或民族遭受的灾难或不幸。

  3. 元老治军收白虢,中朝厄闰等黄杨。
    这里的“元老”指的是资深的老臣,“治军”则意味着管理军队。而“白虢”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某种军事策略或措施。这里的“黄杨”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坚韧或长寿的品质。这可能意味着元老们在艰难时期依然能够坚持原则,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4. 若教死殉论忠义,何止区区李侍郎!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每个人都为了忠诚和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么这种精神将是多么的伟大和高尚!这里提到了“区区李侍郎”,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李光弼。这里的反问句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国为民付出生命的人的敬佩和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