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坐对两忠武,两表纵横一指麾。
故国惜无诸葛相,大书留刻卧龙祠。
英雄涕泪偏安局,金石文章异代师。
万古云霄开卷见,外家吾愧是孙枝。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句的把握要求不高,重点考核对诗句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情感的领悟判断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一看选项有没有错,二看错误是大的小。先看有分析到的诗句,再看没分析到的诗句。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题要注意“故国”“两表纵横一指麾”等关键词的理解。
(1)
题岳忠武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此句是说在岳忠武王的书堂前后分别镌刻着诸葛亮和周瑜的《前后出师表》石刻。据《三国志•吴志》,周瑜字公瑾,南阳人,与诸葛亮同乡,以武功著称三国。他为东吴大都督,曾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以智谋著称天下。
(2)
一堂坐对两忠武:此句说在岳忠武王的书堂前,坐着的是两员文武双全的忠臣。这两句写出了书堂之主的博学多才,以及他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3)
两表纵横一指麾:此句的意思是,诸葛、周瑜两人的文章如同纵横交错的地图,只需一个手指指挥一下,便可纵横捭阖。这里比喻其文才高超、谋略出众。
(4)
故国惜无诸葛相:此句意为可惜国家没有诸葛相那样的良臣。诸葛相即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等。他在三国鼎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作出重大贡献。
(5)
大书留刻卧龙祠:此句意思是说,将诸葛亮的大书留在卧龙祠,让后人瞻仰学习。卧龙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等。他一生辅佐刘备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使蜀汉由弱转强;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奉为智慧的化身。
(6)
英雄涕泪偏安局:此句意在说英雄诸葛亮因偏安局而流下悲苦的泪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才智过人。但因种种原因,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最终积劳成疾,病死在军中。
(7)
金石文章异代师:此句意为用金石般坚硬的文字记录下诸葛亮的智慧和精神,成为后代学习的榜样。这句话赞美了诸葛亮的文采。
(8)
万古云霄开卷见:此句意在说,诸葛亮的文章像万丈高山一样,永远矗立在云端上,翻开史书就能看到。这句赞扬了诸葛亮的文章流传千古。
赏析:
首联写书堂前的石碑镌刻了诸葛亮和周瑜的《前后出师表》。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时的英雄豪杰,他们都有雄才大略,但命运不同: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他以武功闻名,却因骄傲轻敌而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诸葛亮则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王朝,他虽未建战功,但却以忠心耿耿、勤勉治国而赢得人们的尊敬。
颔联紧承上联中的两位英雄人物,赞颂诸葛亮的文才和谋略。“两表纵横一指麾”,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文章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地图,只需要一个手指轻轻指点,便能纵横捭阖,驰骋战场。这一形象比喻既赞美了诸葛亮的文采,又表现了他足智多谋的军事才能。
颈联进一步歌颂诸葛亮。这两句是说,可惜国家没有出现像诸葛亮那样的杰出人才。诸葛亮虽然在生前没有建树一番事业,但他的精神和智慧却永远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进步。
尾联写诸葛亮去世后,人们把他当作楷模来学习。诸葛亮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训,这些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全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描绘,赞美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崇高精神。同时,通过对诸葛亮与周瑜的对比,也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