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门户此荒礁,三载前仍隶大朝。
计绝势成孤注立,交争祸每弹丸招。
尚书墓道蛮云暗,大令文章劫火烧。
我为遗民重痛哭,东风吹泪溢春潮。

闻海客谈澎湖事

全台门户此荒礁,三载前仍隶大朝。

计绝势成孤注立,交争祸每弹丸招。

尚书墓道蛮云暗,大令文章劫火烧。

我为遗民重痛哭,东风吹泪溢春潮。

【注释】

闻:听。

澎湖:在今福建省东南海域。

全台:指台湾。

门户:比喻屏障或根据地。

三载:三年。

计绝:计划断绝。

势成:情势已成。

孤注:比喻冒险一试。

交争:互相争斗。

弹丸:小而圆的物体。

尚书:指宋代抗金名将张邵。

大令:指南宋词人辛弃疾。

重:又,再次。

痛哭:悲恸大哭。

东风:暖和的春风,借指朝廷。

春潮:春天的潮水。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是诗人对当时民族压迫的强烈抗议。诗的前八句写澎湖的形势和历史,以“荒礁”起笔,写出了澎湖的战略位置,接着指出三载前它仍归宋朝所有,然后说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最后说到了元朝统治者对它的统治态度。后六句是抒发诗人的感情,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与对元朝统治者的愤慨。

全诗可分为四层意思:

第一层(首二句)点明澎湖的地理形势,指出它是南宋的屏障和根据地。

第二层(三、四句)揭露元朝统治者对澎湖的态度,指出他们只把澎湖当作战争的牺牲品,不惜用炮火把它摧毁。

第三层(五、六句)揭露元朝统治者的侵略野心,指出他们的侵略政策是短见和疯狂的。

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发出强烈的控诉,表示自己要为收复失地而献身,即使像东风吹动春潮那样汹涌澎湃也决不退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