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例杭州与颖州,放生池即在湖留。
于今谁乞群鳞命,渔网斜阳十里秋。
惠州西湖杂诗
放生池即在湖留,群鳞命今谁乞求?渔网斜阳十里秋。
注释与赏析:
- 有例杭州与颖州,放生池即在湖留。
- 注释:“放生池”是古代一种用于放生水族的池塘,位于杭州和颖州的湖泊中。
- 赏析:通过对比杭州和颖州的湖泊,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于今谁乞群鳞命,渔网斜阳十里秋。
- 注释:“群鳞”指的是各种鱼类。
- 赏析:诗人用“谁乞”一词表达了对鱼类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诗歌原文:
有例杭州与颖州,放生池即在湖留。
于今谁乞群鳞命,渔网斜阳十里秋。
译文:
杭州和颍州的湖泊中都有放生池,但现在谁还需要为这些鱼群祈求生存呢?夕阳西下的渔网覆盖着十里湖面,映照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环境保护的思考。通过对湖泊、鱼类和夕阳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生命深深的敬意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