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天付与情痴,妃子琴言弟子诗。
此玉不磨香不灭,心头供养已多时。

【注释】:

扶风君有私印曰「黛玉性情、香菱遭际」,钤之牍尾,意有所感。书此为寄。——“扶风君”是曹雪芹的表字,“黛玉性情”指林黛玉,“香菱”,《红楼梦》中的人物,“遭际”即遭遇,“宝玉”指贾宝玉。“玉”,这里指黛玉。“不磨”,不磨灭,永不磨灭。

独怜天付与情痴,妃子琴言弟子诗。——“妃子”指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琴言”指贾宝玉的母亲,“弟子诗”指《葬花吟》(又称《葬花词》或《题满笺楼壁诗》)。

此玉不磨香不灭,心头供养已多时。——“此玉”指“黛玉”,即林黛玉。“不磨”不磨灭,永不磨灭。“心头供养”,指对黛玉的怀念之情长存于心。

【赏析】:

本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首绝句。

首联“独怜天付与情痴,妃子琴言弟子诗”表达了作者对黛玉的怜爱及对她身世命运的同情。“天”在这里暗喻了作者自己的处境,他觉得自己的命运与黛玉相似,都是被上天所赋予的。而黛玉则被世人误解,被视为薄命之人,这不禁让人感到心疼。“妃子”和“琴言”分别指的是黛玉的母亲和宝玉的母亲,她们都是才情横溢的女子,但命运却如此坎坷。

颔联“此玉不磨香不灭,心头供养已多时”则是诗人对黛玉的深情厚意的表白。他认为黛玉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虽然经历了磨难,但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也正是他愿意一直守护在黛玉身边的理由。这里的“香”不仅仅是指黛玉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更是代表了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颈联“此玉不磨香不灭,心头供养已多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黛玉的深厚感情。他认为黛玉身上的这种独特的气质是难以磨灭的,而自己则已经默默地为黛玉守了很长时间。这里的“玉”不仅指黛玉,还暗示了自己对黛玉的思念和关爱之心。而“心头供养”,则形象地表达了他对黛玉的无尽眷恋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充满了对黛玉的怜爱和尊重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