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之用铁为广,惜哉竟付降王长。上供铸柱下铸床,更铸贪痴佞佛想。
有铁不遣铸五兵,又不铸器资民生。峨峨两塔奉敕造,民间观者如风倾。
梅水东来避灾地,上有先朝修慧寺。眼中突兀窣堵波,不惜乌金铸文字。
谁欤铭者工祝词,贤劫千佛森威仪。皇图欲仗佛力固,安知天降香孩儿。
一铁围山一世界,劫火中烧万法坏。巍然此塔九百年,相轮夜转罡风快。
岂惟牛角难长延,眼看宋蹶元明颠。敬州遗事共谁说,塔端铃语缺不圆。
塔铸何时岁乙丑,有大力者负以走。十五乙丑塔乃倾,敢信佛缘能不朽。
自从象教嗟中衰,中分净土参耶回。竞假天堂地狱说,乘虚与佛争东来。
东来明星张国焰,炮雨枪云铁飞舰。天经唪罢万灵噤,海旗飐处千官谄。
与之抗者谈真空,白莲万朵开魔风。谁云此獠有佛性,妖腾怪踔巾何红?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宋朝时期,南汉敬州修慧寺的千佛铁塔。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中表达了对铁的使用价值的反思。铁被广泛用于铸造武器和工具,但最终却用于建造佛教塔,这让人感到可惜。这里的“惜哉”表示作者对铁材被浪费的遗憾之情。
“上供铸柱下铸床,更铸贪痴佞佛想。”这里描述了铁被用于制造佛教建筑(如佛像、菩萨等)以及一些非必需的佛教用品,如贪痴、佞佛等象征性物品。
“有铁不遣铸五兵,又不铸器资民生。”说明在佛教建设中使用了大量铁材,但并未用于制造对人民生活有用的物品。
“梅水东来避灾地,上有先朝修慧寺。”描述了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背景,表明这里曾是先朝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
“眼中突兀窣堵波,不惜乌金铸文字。”指的是在这座寺庙里,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巨大佛像,使用了珍贵的乌金(即黑铁矿石)来铸造其表面的文字或装饰。
“谁欤铭者工祝词,贤劫千佛森威仪。”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书写和描述这座佛像的人的赞赏和尊敬。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中千佛的崇拜。
“皇图欲仗佛力固,安知天降香孩儿。”暗示了皇帝依靠佛教的力量来维持国家稳定,而不知道这些力量来自于天界的赐予。
“一铁围山一世界,劫火中烧万法坏。”描绘了这座千佛铁塔的壮观景象,以及它在历史上经历的磨难和毁灭。
“巍然此塔九百年,相轮夜转罡风快。”强调了这座塔的历史悠久和坚固,以及其在夜间转动时产生的强风。
“岂惟牛角难长延,眼看宋蹶元明颠。”表达了对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后社会动荡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担忧。
“敬州遗事共谁说,塔端铃语缺不圆。”反映了人们对敬州历史遗迹的好奇和遗憾,以及对那些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的记忆的怀念。
“塔铸何时岁乙丑,有大力者负以走。”提到了这座铁塔建造的具体年份,以及一位拥有巨大力量的人物将其带走的事件。
“十五乙丑塔乃倾,敢信佛缘能不朽。”表达了对这位人物是否真的能够使铁塔永存的怀疑,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坚定信念。
“自从象教嗟中衰,中分净土参耶回。”反映了佛教教义的衰落和分裂,以及人们对天堂与地狱的争论和探索。
“竞假天堂地狱说,乘虚与佛争东来。”表达了人们对于天堂与地狱的不同理解和争论,以及佛教教义中的东来思想。
“东来明星张国焰,炮雨枪云铁飞舰。”描绘了东方佛教国家的繁荣景象,以及佛教教义的传播和影响。
“天经唪罢万灵噤,海旗飐处千官谄。”反映了宗教仪式的庄严和肃穆,以及对官员谄媚行为的讽刺。
“与之抗者谈真空,白莲万朵开魔风。”表达了对佛教教义中的真空观念的挑战和质疑,以及白莲花象征的纯净和美丽。
“谁云此獠有佛性,妖腾怪踔巾何红?”提出了对佛教徒是否有佛性的质疑,以及对他们行为举止的观察和评价。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敬州千佛铁塔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变迁。诗中的意象和典故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