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头大星坠,司马家儿遂成帝。黄沙烈烈生胡风,俯仰人天两同醉。
阮生乃亦以醉传,更以途穷传其泪。世间善哭固有人,阮生之泪胡云异。
一醉愁难千古消,聊借穷途写其意。纷纷竖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无地。
古今成败那足论,大业岂真人力致?阮生喜哭复喜叹,哭声叹声两不废。
当时驱车临广武,迫促刘项无位置。魏晋之间无事无,更何人物容臧否?
当哭叹馀惟醉宜,为青白眼尚多事。同时诸子谁能贤,斯人将毋吉狂类。
吁嗟乎!阮生乃以狂得之,妙出语言与文字。礼法之外容置身,酒杯之中可避世。

【译文】

五丈原头,大星星坠落,司马家的儿子就做了皇帝。黄沙烈烈地吹起胡风,俯仰之间人天都喝醉了。阮生也以醉传酒的技艺,更以道路穷困来传播他的泪水。世间善于哭的人本来就有,阮生的泪却与众不同。一醉愁难消解千古,姑且借助穷途来表达他的心情。纷纷小子成名容易,英雄用武之地没有地方。古今成败哪里值得论,大业岂是人力所能致?阮生喜哭又喜叹,哭声和叹息声并不相妨。当时驱车到广武去,紧迫刘项无立锥之地。魏晋之间无事可办,又何人来评价人物?当哭泣、叹气之余只有饮酒,为红黑两色的眼睛尚多事。同时的诸位子弟谁能称贤,这人恐怕是疯狂一类的人吧!唉!阮生乃因狂傲而得到它,妙处在于语言与文字。礼法之外容身立足,在酒杯之中可以避世。

【赏析】

《阮籍咏怀》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以阮籍的“醉”为中心话题,抒发阮籍对于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阮籍之“醉”。诗人首先描写了五丈原上的大星坠落,接着写到司马家的儿郎司马昭成为魏国的丞相,于是天下便归司马氏所有了。这里通过一个象征性的比喻,把司马氏的专权统治比作流星陨落,把司马昭的篡权行为比作流星坠落,形象地写出了司马氏集团篡夺曹魏政权的罪恶。然后写阮籍的“醉”,“黄沙烈烈生胡风”,是写阮籍的醉态;“俯仰人天皆醉”是说阮籍的醉意。诗人通过这两句,把阮籍的醉写得既豪放又沉郁,既自然又高洁。

第二部分是写阮籍的“悲”。阮籍的“悲”是多方面的,既有“身世之悲”,又有“时运之多艰”。“时运之多艰”,诗人通过“驱车临广武”,迫促刘项无位置,来表现当时社会动乱不安的局面;“魏晋之间无大事”,则表明当时政治上没有大事可做,没有机会施展才能,所以只好隐居不问世事。“魏晋之间无人物”,诗人以史实作喻,说明当时没有能人贤士出现,因而也就无所谓是非功过。诗人在这里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当时驱车临广武,迫促刘项无位置”,这两句是诗人的自况。诗人以“驱车临广武”来表现自己被迫出仕,但又不能施展抱负,只能屈居于下的处境;“迫促刘项无位置”则表现自己身处乱世,不能有所作为的无奈心情。

第三部分写阮籍的“狂”。诗人先写阮籍以酒代酒,“一醉愁难销”,接着写阮籍的“悲”,最后才写阮籍的“狂”。诗人用“一醉愁难销”来表现阮籍的“悲”;用“哭声叹声两不废”来表现阮籍的“狂”。阮籍的“狂”是借酒发泄,是一种病态的狂放,一种无法摆脱的悲哀。诗人在诗中通过对阮籍的这一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阮籍的悲剧命运。阮籍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才华,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他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充分的展示,反而使他饱受压抑和折磨,终于导致了悲剧的结局。诗人对此深表同情,因此写下了这首《阮籍咏怀》,寄予了自己的哀思。

这首诗的特点是将抒情融入叙事,情景交融,意境浑成,充分展示了阮籍的性格特征和诗歌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