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裳薜荔衣,骚人有奇服。
饥来谋夕餐,落英采秋菊。
我居东山阳,黄华绣秋麓。
云昔仙人种,入药尤明目。
幽芳俯可拾,日采动盈掬。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
固应抱秋心,花食兼花宿。
采之囊为枕,奚止香生粥!
梅花裁作帐,芦花持作褥。
幽人此高枕,魂梦流清馥。
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将花共隐逸,安享睡乡福。
【注释】:
- 芙蓉裳:荷花衣,即荷叶。
- 薜荔衣:一种草本植物的叶,用来做帽子或衣服。
- 骚人:诗人。
- 饥来谋夕餐:饿了就去采食菊花。
- 黄华:指黄色的花朵,这里指菊花。
- 云昔仙人种:传说中仙人曾经在云中种植过菊。
- 幽芳:指菊花的香气。
- 食息两难俗:吃饭和休息都很难与世俗同流合污。
- 抗古怀:指坚持古代的节操,有抱负。
- 花食:指菊花可以食用。
- 花宿:指菊花可以入药治病。
- 奚止:岂止。
- 荣枯:指草木开花、结果的过程。
- 谢槐蚁:比喻人生短暂如蚂蚁般容易消亡。
- 得失:指功名利禄等名利之事。
- 蕉鹿:传说中的仙兽,比喻追求名利的人就像蕉鹿一般可笑。
- 隐逸:避世隐居的高人。
- 安享睡乡福:安心享受隐居生活的幸福。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表达了作者对菊的喜爱以及赞美它高尚品格的情感。全诗以”菊”为核心展开,通过对菊的种种描写,展现了菊的高洁、坚韧、淡泊等品质,同时借菊喻人,表达出作者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首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穿着芙蓉裙和薜荔衣的诗人手持采摘的秋菊,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颔联通过“饥来谋夕餐”的意象,表现出菊的可贵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颈联进一步突出了菊的品质:“云昔仙人种,入药尤明目”,将菊与神话中的仙人联系起来,强调了菊在医学上的价值;“幽芳俯可拾,日采动盈掬”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常常采摘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则将菊的形象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境界:“我居东山阳,黄华绣秋麓”,诗人将自己比作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淡泊;“固应抱秋心,花食兼花宿”,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高洁、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