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祈年大高殿,雪花六出春开寔。南州望雨与雪同,独惜晴云满春甸。
开元古寺环香烟,官民齐拜迎雨仙。神仙从古念乡里,呼雷召雨惊南天。
春波夜涨韩江水,绕郭秧歌雨中起。颇闻米市价少平,抖擞饥肠足心喜。
琼崖去岁忧淫霖,春风未息哀鸿音。彼嬴此绌同一雨,人自忧喜天何心。
天心即今正难测,惯布旱云作灾色。灵湫沈沈任龙卧,未许雷雨周九域。
我家旧住粳稻乡,春田水足难为荒。自从弃置南走越,占晴卜雨同农忙。
粤中人满土复瘠,稻舟转海蛮云碧。安得王师时雨若?复收暹交隶尺籍。
年来无地能埋忧,战云黯黯东半球。暂教一雨百忧失,已似洗甲天河流。
濒海春温颇丛疾,病农顿起扶犁出。东坡饱食惠州饭,得雨无须养生术。
雨仙归去驱云车,满城开遍红棉花。春光虽去幸逢闰,赏春醵饮吹邻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作品,题目为《喜雨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天子祈年大高殿,雪花六出春开寔。”
- 这句的意思是皇帝在祈年的宫殿里祈求雨水,而雪花六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南州望雨与雪同,独惜晴云满春甸。”
- 南方地区盼望着雨水和雪花一样,但只惋惜晴朗的云彩布满了春日的原野。
- “开元古寺环香烟,官民齐拜迎雨仙。”
- 这里描述的是在一个古老的寺庙中,官员和百姓一起迎接降雨的神仙。
- “神仙从古念乡里,呼雷召雨惊南天。”
- 古人总是怀念家乡,他们希望有神能通过雷声召唤雨水,让南方的天空变得明亮起来。
- “春波夜涨韩江水,绕郭秧歌雨中起。”
- 春天的时候,韩江的水晚上开始上涨,周边地区的农民唱起了秧歌,庆祝雨水的到来。
- “颇闻米市价少平,抖擞饥肠足心喜。”
- 听说市场上的米价有所下降,这让农民们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可以节省开支,改善生活。
- “琼崖去岁忧淫霖,春风未息哀鸿音。”
- 去年夏天海南岛遭受了严重的洪水,人们还在担忧春风是否会带来降雨缓解灾害。
- “彼嬴此绌同一雨,人自忧喜天何心?”
- 虽然人们担忧,但上天并不在意,因为同样的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
- “天心即今正难测,惯布旱云作灾色。”
- 现在很难预测天的心思,总是用旱云来预示灾害。
- “灵湫沈沈任龙卧,未许雷雨周九域。”
- 神灵深藏不露,任由龙在那里沉睡,不允许雷雨遍及九州大地。
- “我家旧住粳稻乡,春田水足难为荒。”
- 我的家庭曾经住在一个种植粳稻的地方,现在春田的水充足,已经不用担心荒芜。
- “自从弃置南走越,占晴卜雨同农忙。”
- 自从离开家乡到南方后,我就像农民一样忙碌,每天都要根据天气来判断是否可以耕种。
- “粤中人满土复瘠,稻舟转海蛮云碧。”
- 广东的人们因为土地贫瘠而生活艰难,稻子被运往海外,那里的云朵呈现出碧绿色。
- “安得王师时雨若?复收暹交隶尺籍。”
- 希望能有王师带来及时的雨水,恢复泰国的领土和秩序。
- “年来无地能埋忧,战云黯黯东半球。”
- 近年来我无法找到一个地方能够埋葬我的忧虑,东半球的战争乌云密布。
- “暂教一雨百忧失,已似洗甲天河流。”
- 暂时的雨水让我忘记所有的忧虑,就像洗净甲壳的河水一样。
- “濒海春温颇丛疾,病农顿起扶犁出。东坡饱食惠州饭,得雨无须养生术。”
- 沿海地区的春天温暖潮湿,农民们突然生病了,需要站起来耕田。苏轼在惠州吃饱饭后,不再依赖养生术,而是享受自然。
- “雨仙归去驱云车,满城开遍红棉花。春光虽去幸逢闰,赏春醵饮吹邻家。”
- 雨仙(指降雨的神)回去后驱使着云车,城市里到处盛开着红色的棉花花。虽然春天过去了,但是幸好今年是闰月,我们可以一起赏花、喝酒,甚至吹着音乐邀请邻居们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