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慕马援,边郡事田牧。
此志苦不成,牛后随人逐。
我家东海东,弃置委荒服。
田间旧牛宫,群夷酣食宿。
诛求遍鸡豚,何况牛大畜。
田家苦此累,不令㹀养犊。
惟昔大牢公,实致维州覆。
彼哉伊何人,得毋乃其族!
遗民痛贻祸,恨欲食其肉。
至今乱未已,东望为痛哭。
何时得伏波,重使交趾复?
我归耕我田,汉书牛背读。

【注释】

  1. 和晓沧(hé xiǎo cāng)买犊:我与晓沧一起买了一头牛。
  2. 马援(mǎyuàn):东汉著名将领,字次公,扶风茂陵人。以武略著称,曾平定交趾。
  3. 边郡事田牧:在边境郡县从事农耕畜牧。
  4. 此志苦不成:我的志向却很难实现。
  5. 牛后随人逐:指牛被当作劳役,跟随着别人去干活。
  6. 东海东:指家乡在东海郡。
  7. 弃置委荒服:被抛弃丢弃,流放到荒凉的地方。
  8. 田间旧牛宫:在田野里曾经饲养过的牛的棚圈。
  9. 群夷酣食宿:让一群少数民族在那里吃喝住宿。
  10. 诛求遍鸡豚:搜刮得民不聊生,连家禽家畜都要被杀掉。
  11. 何况牛大畜:更何况那些大的牲畜。
  12. 田家苦此累:农民们因为这件事而遭受了苦难。
  13. 不令㹀养犊:不允许喂养小牛犊。
  14. 惟昔大牢公:想起从前的大牢官。
  15. 实致维州覆:实际上是导致越南的灭亡。
  16. 伊何人:是谁的人?
  17. 得毋乃其族:难道是他们的族类吗?
  18. 遗民痛贻祸:遗民们悲痛地留下了祸害。
  19. 恨欲食其肉:恨得想要吃掉他们。
  20. 今乱未已:现在战乱还没有停止。
  21. 何时得伏波: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伏波将军?
  22. 重使交趾复:再次派遣军队平定交趾。
  23. 我归耕我田:我要回家耕田。
  24. 汉书牛背读:读《汉书》时牛会背上驮着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诗中通过讲述自己与友人共同购买一头牛的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战争和动乱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难当头时的无奈与悲愤之情。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统治者进行批评和谴责。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