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庚题识稽宋年,三字长方审周尺。
和平桥头龟作趺,大忠遗迹神物扶。
因君更问千秋镇,凤叔残铭今在无?
丘逢甲的《虞笙寄和予和平里诗,次韵答之》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燕山客归航海舟:描述了作者作为客居他乡的文人,回到故乡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小朝廷动书生愁:表达了在政治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书生们感到忧虑的心情。朝廷的小动作往往牵动着书生们的心弦。
虏马窥江访陈迹:暗示了敌人可能的入侵,以及他们可能会探访过去的痕迹,这反映出一种不安的气氛。
振策更向临安留:表示尽管面对威胁,作者仍然选择留在临安,表明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断碑时见南宋字:强调了历史的残酷性和记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太息英雄半赍志:表达了对英雄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哀叹,反映了一种对历史英雄的敬意和同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忆,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哲理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