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新乐府四章其三 - 这一句提到了《新乐府》中的第四章,表明接下来的诗歌属于这一部分。
  2. 中国所有毕罗致 - “毕罗”可能是指某种动物或者物品,“中国所有”表示这些都是中国的特产或者特色。
  3. 中国所无求海外 - 这说明尽管中国有很多特色,但仍然有一些特色需要从海外寻找。
  4. 力为禽兽造世界 - 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出一个适合各种动物生存的世界。
  5. 神禹所驱今复聚 - “神禹”可能是指古代的大禹,他曾经治理过河流洪水,使得水土得以安宁。这里的“今复聚”表示现在的人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如何治理这些动物。
  6. 毛虫羽虫大和会 - “毛虫”和“羽虫”都是昆虫的类别,这里可能指的是昆虫的多样性。
  7. 除却凤麟无不至 - “凤麟”都是传说中的珍禽异兽,这里表示除了它们之外,其他所有的动物都在这里聚集。
  8. 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日曰牲 - “伙颐”是一种感叹词,表示惊讶或感慨。这里的“万其类”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动物。
  9. 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 “园吏”指的是园丁或管理者,“按册”可能是指有记录或清单,“可呼其名”表示可以通过名字来召唤它们。
  10.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 - 这句话描述了动物的饮食习性和人的需求,虽然动物不能说话,但人们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11. 文禽武兽前后补 - “文禽”和“武兽”分别指文雅和勇猛的动物。
  12. 京朝之官半寒苦 - “京朝之官”指的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半寒苦”表示他们的工作很辛苦。
  13.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 - “员外郎”是一种官职名称,“不及”表示比不上。这里的“园中虎”指的是园丁或管理者的老虎。
  14. 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 “尔穷民”可能是指贫穷的人,“槛猿笼鹤”都是被囚禁或束缚的动物,这里表示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也不应该像那些被囚禁的动物一样。
  15.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 - “灵囿”是一种园林,“天荒地老”表示时间久远。这里的“有此园”指的是这个园林。
  16. 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 - “长安”是当时的首都,“西风起”表示夜晚来临,“啼呼如在山林间”形容声音像是从山林里传来的。

接下来是诗句翻译和赏析:

  • 新乐府四章其三(新乐府: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

译文:
中国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但其他地方却没有这样的特产。我们努力创造了一个适合各种动物生存的世界,就像大禹当年整治河流洪水一样。

昆虫和其他生物种类多样,除了凤凰和麒麟之外,没有其他的珍稀动物。这些动物虽然不能说话,但人们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无论是文雅还是勇猛的动物。朝廷中的官员们经常被抱怨生活艰苦,但他们的生活状况比那些被囚禁的动物要好得多。

古代的园林固然值得称赞,但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个园林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夜晚,当长安的西风吹起时,仿佛能听到那些动物的叫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然而,无论多么美好的环境,也比不上那些被囚禁的野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动物与人类关系及其生态平衡的诗歌。作者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同时也对现实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通过对不同动物的描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