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点征衫一月程,朝凉忽觉马蹄轻。
颍川风满钧台驿,嵩少云遮上棘城。
路入舞阳山不断,田分犨栎水常清。
独怜朱邸笙歌歇,帝子宫墙蔓草生。

注释:

禹州 —— 地名,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

尘点征衫一月程,朝凉忽觉马蹄轻。

颍川风满钧台驿,嵩少云遮上棘城。

路入舞阳山不断,田分犨栎水常清。

独怜朱邸笙歌歇,帝子宫墙蔓草生。

译文:

在禹州的尘土下走过一个月的路程,早晨的微风让人感觉马蹄轻盈。

颍川的风拂过大同郡的钧台驿,嵩山的云雾遮住了上棘城的城门。

道路进入舞阳山中无法找到尽头,田地被划分开像犨和栎树一般清晰可见。

独自怜爱着朱邸的笙歌声已经停止,帝王的宫殿围墙上蔓延着野草。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通过描写禹州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

首句“尘点征衫一月程”,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情景。尘土飞扬,衣衫沾满,历时一个月的行程,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第二句“朝凉忽觉马蹄轻”,则转入对早晨凉爽感受的描述。微凉的早晨,马儿奔跑起来显得格外轻松,这反映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第三四句“颍川风满钧台驿,嵩少云遮上棘城”,分别描写了大同一同郡的钧台驿与上棘城的景致。颍川地区的风大得可以吹满钧台驿,而嵩山的云雾浓密得遮蔽了上棘城的城门。这些景象都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五六句“路入舞阳山不断,田分犨栎水常清”,则进一步描绘了禹州周围的山山水水。山路蜿蜒曲折,如同舞阳山上的山峰一样连绵不断;田野分割开来,像犨和栎树一样清晰可见,水流清澈如初。

最后两句“独怜朱邸笙歌歇,帝子宫墙蔓草生”,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深处。曾经繁华的朱邸如今只剩下寂静,帝王的宫殿围墙上蔓延着野草,这些景象让人感叹时光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禹州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