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越王台,扶胥海色开。
山连鳌阙近,潮射虎门回。
洒座荔奴雨,吹香椰子杯。
崎岖未朝汉,割据亦雄哉!
晓上越王台,扶胥海色开。山连鳌阙近,潮射虎门回。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晓上越王台,扶胥海色开。山连鳌阙近,潮射虎门回。洒座荔奴雨,吹香椰子杯。崎岖未朝汉,割据亦雄哉!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和注释:
诗名:《南海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诗人介绍:史申义(约清代),字子云,号南屏,山东诸城人。清代著名文人、学者,有《南海杂诗三首》。
诗歌原文:
晓上越王台,扶胥海色开。
山连鳌阙近,潮射虎门回。
洒座荔奴雨,吹香椰子杯。
崎岖未朝汉,割据亦雄哉!诗句解读:
- “晓上越王台”:描绘了清晨时分登上越王台的情景,越王台可能位于广州附近,是观赏南海风光的好地方。
- “扶胥海色开”:描述了早晨南海的海景,扶胥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与南海相关。
- “山连鳌阙近”:表达了对南方山脉的赞美,鳌即传说中的大龟,此处指代南方的山脉。
- “潮射虎门回”:形容海水冲击着古老的虎门关,虎门关是古代著名的海防工程之一。
- “洒座荔奴雨”:描绘了在海边的酒馆中饮酒的情景,荔奴是荔枝的一种,象征着夏天的热情和美好。
- “吹香椰子杯”:享受着椰子带来的清凉,椰子在热带地区极为常见,代表着热带风情。
- “崎岖未朝汉”:暗示了虽然还未统一全国,但已经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雄心。
- “割据亦雄哉”:表达了虽无一统天下之力却依旧能自立为王的豪情壮志。
- 赏析:本诗是史申义以南海为背景所创作的一首咏史之作,借对岭南地区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通过对南海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海上的潮汐和山峦,也间接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