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老叟七十七,白发蓬松面黧黑。
一儿已死孙早孤,出外萍飘觅衣食。
伶仃孤苦迫衰年,活计惟存半亩田。
去年种瓜收倍利,今年种瓜瓜脱蒂。
火云覆地如炉烘,讹言上天降赤龙。
此翁担水新桥畔,曲背辛勤手浇灌。
黄尘扑面恶热侵,力尽心忧魂倏断。
噫嘘欷,此翁可怜不惜命,半亩瓜田竟身殉。
新桥叟
新桥老叟七十七,白发蓬松面黧黑。
一儿已死孙早孤,出外萍飘觅衣食。
伶仃孤苦迫衰年,活计惟存半亩田。
去年种瓜收倍利,今年种瓜瓜脱蒂。
火云覆地如炉烘,讹言上天降赤龙。
此翁担水新桥畔,曲背辛勤手浇灌。
黄尘扑面恶热侵,力尽心忧魂倏断。
噫嘘欷,此翁可怜不惜命,半亩瓜田竟身殉。
【译文】
新桥老人,七十有七,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一个儿子已经死了,孙子也早成了孤儿,只好外出漂泊,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老人孤苦伶仃,生活在贫困之中,只有半亩薄地来养家糊口。前一年他种的瓜果获得了丰收,今年的瓜又结了籽,可他的大孙子却因误信谣言而服毒自尽。老人担水在桥边,弯曲着腰,辛苦劳作着。炎热的尘土扑面而来,让人感到闷热难耐,但老人却依然努力工作着。唉声叹气,叹息一声,真是可怜啊!这位老人不顾自己的性命,只为了那半亩薄地,竟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民艰苦生活的诗。诗人以一位年迈的农民为主角,通过对他艰辛劳作、生活困苦和最终因劳累过度而亡的生动描绘,表现了农民们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悲惨命运的根源。全诗语言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