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解析】
“荆南”即荆州,古地名。“竹枝词”为古代四川一带民间流行的一种民歌体诗,内容多描写男女爱情生活,形式活泼自由,以七字句为主,每句七个字,上下两句成对,有五、六、七言之分,故称“竹枝词”。《乐府诗集》中载有“昔楚国有女名舜华……其妹舜华亦好音声诗辞,俱传于世,吟咏遗音,后人慕而诵之”。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就是以“蜀道难”为题,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此诗是借景抒情之作。首联写诗人去后荒台依旧,野草萋萋。颔联写桃花盛开,红似火焰,蝴蝶飞来。颈联写春风吹拂,桃花盛开,蝶自飞舞。尾联点明主题,抒发感慨之意。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自己仕途失意的苦闷心情。
【答案】
(1)读书人去(我)剩荒台(荒凉的土台)。
(2)岁岁春风(春天每年)长野苔(野地上的青苔)。
(3)山上桃花红似火(山上的桃花开得如烈火般鲜艳)。
(4)一双蝴蝶又飞来(一对蝴蝶翩翩起舞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竹枝词。首联写诗人离去后荒台上只留下了一片荒芜;颔联用桃花比喻诗人自己的遭遇,写诗人在任上虽政绩卓著,但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离开后仍被贬谪之地,空留下一片荒凉。颈联写春风吹拂,百花齐放,红桃盛开,彩蝶纷飞,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尾联则暗寓着对官场黑暗和人生无常的慨叹。